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保持正常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意义

53268次浏览

保持正常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消化吸收、免疫调节、代谢平衡等功能,对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消化吸收

肠道菌群参与食物分解与营养转化,帮助分解膳食纤维等难以消化的物质,产生短链脂肪酸等有益代谢产物。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能促进乳糖酶分泌,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当菌群失衡时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表现,可通过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

2、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形成共生关系,刺激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发育。拟杆菌门细菌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菌群紊乱可能导致免疫耐受异常,增加过敏性疾病风险。临床常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特应性皮炎。

3、代谢平衡

肠道微生物参与胆汁酸代谢和糖脂代谢调控,某些菌种可产生GLP-1等激素类似物。普雷沃菌属过度增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维持菌群多样性有助于代谢综合征防治,嗜酸乳杆菌片等制剂可用于辅助调节血脂异常。

4、屏障保护

正常菌群通过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定植,分泌抗菌肽等物质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可能破坏屏障功能。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能帮助恢复肠道生物屏障,减少内毒素易位。

5、神经调节

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γ-氨基丁酸等神经活性物质。青春双歧杆菌等特定菌株可能改善焦虑抑郁症状。菌群失调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存在关联,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制剂可用于辅助干预。

日常可通过摄入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补充益生菌,增加全谷物、豆类等膳食纤维摄入以滋养益生菌。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出现持续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时,建议就医进行粪便菌群检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肠道菌群管理方案。

相关推荐

01:26
腹部咕噜咕噜地响正常吗
腹部咕噜咕噜地响,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正常;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不正常。1.生理性因素:如果长时间没有进食,可能会导致饥饿,引起腹部有响声。此外,如果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紧张等状态下,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增强,引起上述情况。若为此类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通常正常。建议适当进食,还要避免焦虑和紧张。2.病理性因素:如果发生了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导致腹胀、腹部咕噜噜地响等情况。此外,如果患有急性胃肠炎,炎症刺激可能会引起上述情况。若为此类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通常不正常。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进行缓解。急性胃肠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环丙沙星胶囊、枸橼酸铋钾片、肠炎宁颗粒等药物进行缓解。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在生活上,应该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量吃小米粥、山药粥等。
排便发绿是什么原因
大便颜色发绿可以分为生理现象,以及病理表现两大原因。第一,生理现象,大量进食富含绿色素的食物,容易引起大便颜色发绿的情况,因为人体消化道,对于色素物质无法分解、吸收,只能通过排泄物的形式排出体外,从而造成此类生理性现象。第二,病症表现病理现象。1.许多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引起此类症状的发生,常见病症类型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症、肠道黏膜炎症等。因为消化道局部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后,对于肠胃环境以及酸碱平衡,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胃肠液酸性过强会导致体内排泄物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诱发粪便出现发绿的情况,此类病症患者会有腹疼、腹泻、恶心、呕吐、排便不畅等不良症状。2.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道梗阻,梗阻以上的胆管压力增高,胆管扩张,最终肝内小胆管,即毛细胆管破裂,胆红素随胆汁流入血液,胆红素升高,则胆绿素还原成胆红素减少,胆绿素增多则大便可能呈绿色。3.受凉导致,可以采取保暖使身体受热,多喝热水,或者服用药物来对症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07

2021-11-05

69676次收听

吃饱之后肚子会咕咕叫原因是什么
吃饱了以后,肠胃进行润滑期间会有微弱到不可闻及的肠鸣音,如果患者在吃饱了之后肚子出现了咕咕叫,就说明患者的肠胃有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第一,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胃炎所致。如果是肠胃比较敏感、久不运动、着凉等情况,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患者出现吃饱后肚子叫的症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只要患者调理好饮食结构,做好保暖工作,维持轻松的心情,多进行户外运动就可以了,也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如果是胃炎引起的,需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平时也应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第二,肠道菌群紊乱。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尤其是产气的厌氧菌增多时,肠腔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会在肠腔内蠕动,会产生咕咕叫的声音。第三,不全的肠梗阻。当肠道因为肿瘤性病变或者炎症性病变等因素,导致局部的狭窄,这使食物或者肠腔内的液体通过狭窄部位时会不通畅,就会产生气过水声,也可以表现为咕咕叫的现象。
语音时长 02:04

2021-11-05

73226次收听

03:07
经常放屁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生活中经常放屁,还很臭,且病人经常吃完东西就拉肚子,大便一天三四次,甚至更多,最常见的是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与情绪有关。一会便秘,一会拉肚子,可能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但需经过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下此诊断。放屁、拉肚子,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四联、整肠生类等,调节肠道菌群后观察疗效,若疗效差,可中医调理。该情况,观察舌脉,通常易拉肚子,有可能是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少数病人舌头黄、苔厚腻,称脾胃湿热,不同证型,用药处方完全不同,需找准证型,对症下药。
03:12
屎肠球菌是什么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是人及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屎肠球菌为圆形或椭圆形,呈单个、成对或是短链状排列,没有芽孢,没有鞭毛,为需氧或是兼性厌氧菌。一般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和链霉素不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较为敏感。屎肠球菌进入动物肠道后,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同性产生作用。一是快速黏附肠道黏膜,形成肠道屏障保护肠道健康,维持微生态的平衡。二是产生乳酸和过氧化氢等物质,可以降低肠道PH值,抑制动物病原菌的繁殖,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肠道健康。
03:02
屁多是肝不好的表现吗
排气增多更多的是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肠道产气食物增多的表现,一般不是肝不好的表现。首先,第一个就是肠道的菌群失调,有可能就是肠道的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就有可能表现为排气增多的情况。第二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更常见的是饮食结构不太合理,表现就是进食了太多的产气食物。所以屁多更多是肠道的菌群失调,以及是进食了太多产气的食物引起来的,而不是肝脏不好的表现。如果要了解肝脏的话,其实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检查,就是生化的检查以及腹部超声的检查。
02:58
为什么总放屁不排便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产气的食物过多,或肠内的菌群紊乱。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食物,会容易产气增多,如胡萝卜、豆制品、奶制品、包菜、薯类,这些食物都会增加产气的可能性。还有一部分患者长期大量饮酒,或者是长期胆囊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的胰腺炎症,这个时候也会出现胰腺内分泌,或者外分泌功能的障碍,也会引起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不足,也有可能会出现排气的增加。如果饮食调整完之后,还是有很尴尬症状的出现,建议去找消化科医生看一看。
放屁对身体有好处吗
排气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好处。排气属于正常的肠道内的一个功能,由于正常的肠道菌群当中含有产气菌,部分食物代谢以后产生较多的气体,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部分人群因为饮食不当可以出现排气的增多或者减少,患者一般不伴有其他的消化道症状,无需特别的干预和治疗。临床当中,可以通过排气与否来判断肠道内是否有肠梗阻的现象。过量的排气,本身是肠道内产气菌增多、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之一。按照正常的生理活动即可,没有必要过分的紧张或者增加排气的频次。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93322次收听

胃肠道气体多严重吗
胃肠道气体多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导致出现胃肠道气体多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吃饭的速度过快或者在吃饭的时候说话导致摄入了过多空气,就会导致出现气体增多的情况,另外吃过多的豆制品,淀粉高的食物,也会导致肠胃的气体增多,从而出现胀气的情况。如果胃肠道气体多,还伴随出现大便不正常腹痛的症状,可能是跟肠道菌群发生失调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一些益生菌或者促进肠胃蠕动的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的多按摩肚子,帮助肠胃蠕动,从而减轻症状。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22

96969次收听

益生菌能治肠道病吗
益生菌用于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所以益生菌是用来肠道菌群紊乱的病人。肠道其他疾病,需明确诊断,在医师的指导下药物治疗。有肠道疾病的病人,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注意饮食调理,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非常坚硬粗糙的,过凉的,不卫生的,油炸类的,烧烤类的,非常油腻不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一次性不要吃的过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休息,避免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平时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经常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况。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2

100562次收听

七个月婴儿总是大便不规律
七个月婴儿有时大便不规律可能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建议合理的给他们搭配日常饮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果有肠道功能紊乱的问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益生菌类药物,若是病情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哪些因素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是百病之源,比如便秘、肠炎、溃疡、糖尿病、肥胖,甚至肿瘤等等,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呢?
身体健康的守护神——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是指定植在人体肠道内并长期与人体相互依存的细菌群,包括40多个菌属,400到500种菌种,数量达100万亿之多,是人体细胞的10倍,重量上相当于一个人的肝脏,占健康成人每日排出粪便的1/3到2/5。
如何处理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需采取去除病因和给予微生态调节剂的综合措施,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处理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而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