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发病原因要了解清楚
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常见原因有日光照射不足、膳食摄入不足、慢性疾病影响、遗传代谢异常、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等。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骨骼发育畸形、肌肉无力、生长迟缓等症状。
1、日光照射不足
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长期室内活动或过度防晒会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婴幼儿每日需保证15-30分钟日光暴露,建议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温和时段。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光照弱时,需通过膳食或补充剂弥补。
2、膳食摄入不足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易缺乏。动物肝脏、蛋黄、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D,乳制品和豆制品可提供钙质。建议母乳喂养期间母亲补充维生素D,婴儿满6个月后逐步引入强化食品。
3、慢性疾病影响
胃肠疾病如乳糜泻、慢性腹泻会影响维生素D吸收,肝肾疾病可阻碍维生素D活化。这类患儿需监测血钙磷水平,必要时使用骨化三醇胶丸或维生素D3注射液进行医疗干预,同时治疗原发病。
4、遗传代谢异常
低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肾小管磷重吸收障碍,即使补充维生素D仍无效。此类患儿需长期服用磷酸盐合剂配合骨化三醇软胶囊,定期复查骨骼X线及血生化指标。
5、早产或低体重出生
早产儿体内维生素D储备不足,追赶性生长时钙磷需求增加。建议出生后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滴剂,剂量可达800-1000IU/日。同时使用碳酸钙颗粒补充钙质,定期评估前囟闭合情况及骨骼发育。
预防佝偻病需从孕期开始,孕妇应保证每日600-800IU维生素D摄入。婴幼儿出生后数日即需开始补充维生素D,坚持户外活动并合理添加辅食。已确诊患儿除药物治疗外,可进行康复训练改善骨骼畸形,避免承重运动以防骨折。定期监测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持30-50ng/ml的理想范围。
相关推荐
01:13
02:35
02:40
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