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怀孕心肌缺血怎么办
女性怀孕心肌缺血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吸氧治疗、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心肌缺血可能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贫血、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方式
妊娠期需保证每日8-10小时睡眠,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食物,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分6-7次少量进食减轻心脏负荷。监测体重增长,孕中晚期每周增幅不超过500克。
2、吸氧治疗
出现胸闷气促时立即停止活动,采用半卧位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建议配备家用制氧机,每日间断吸氧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血氧饱和度需维持在95%以上。
3、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片可舌下含服缓解急性心绞痛,单次剂量不超过0.5毫克。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75-100毫克预防血栓,孕晚期需停药。美托洛尔缓释片可控制心率,起始剂量12.5毫克/次。用药需在心内科与产科医师共同监护下进行。
4、心脏康复训练
孕中期开始进行改良版心肺运动训练,包括坐姿踏车、水中步行等项目。运动时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20次/分,每次训练20-30分钟,每周3次。训练前后需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
5、手术治疗
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可考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优先选择桡动脉入路减少辐射。药物支架植入后需联合使用氯吡格雷片6个月。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仅用于危及生命的病变,手术时机选择孕14-28周。
妊娠期心肌缺血患者需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包括心内科、产科、营养科医师。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补充含叶酸、铁剂的孕期复合维生素,血红蛋白需维持在110g/L以上。出现持续性胸痛、胎动减少或阴道流血需立即急诊就诊。产后42天需复查心脏功能评估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