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治疗黄疸效果好

发布时间:2020-12-1027467次浏览

很多人都认为小儿黄疸没什么,其实新生儿黄疸疾病是很顽固的,做家长的应该重视做好早发现早治疗,那么要想早点发现早点治疗,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病机,中医从湿热蕴结、脾胃虚寒、瘀积发黄三方面来考虑。

(1)湿热蕴结

由于孕母内蕴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而发。正如《证治准绳》所说:“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儿也。”《医宗金鉴》也说:“儿生遍体色如金,湿热熏蒸胎受深。”胎儿因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感受湿热之邪不能输化,郁结于里,气机不畅,郁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出生后泛溢于肌肤面目,因而皮肤发黄。由于湿从热化,热重于湿,故黄色鲜明,常伴热象,属阳黄。如果热毒炽盛,卒然发黄,邪陷厥阴,黄疸迅速加深,并伴神昏、抽风等证,则为急黄,见于高胆红素血症。

(2)脾胃虚寒

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素虚,阴寒内生,复受胎内孕母之湿所传,或生后为寒湿所侵,蕴蓄脾胃,脾阳受困,寒湿阻滞,以致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因为湿从寒化,黄色晦暗,精神疲软,属阴黄。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说:“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

(3)瘀积发黄

小儿禀赋虚弱,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滞血瘀,脉络瘀积而发为黄疸。清代《张氏医通》对此有所论述:“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认为这种“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临床可见瘀积在里之症,除面目皮肤发黄色深而暗外,还有肚腹膨胀,腹壁青脉怒张,胁肋下有积聚痞块等证。

相关推荐

01:42
孕妇为O型血有什么危害
孕妇为O型血可能面临溶血病、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新生儿黄疸、水肿、宫内窘迫等疾病。具体情况如下:1、溶血病:孕妇为O型血,丈夫是A型血、B型血或者其他血型,新生儿可能是其他血型。孕妇为O型血,新生儿为非O型血,很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O型血孕妇要定期进行溶血检查,时刻关注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做好正规产前筛检。2、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孕妇是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可能会使孕妇体内的抗原与丈夫体内的抗体发生反应,从而导致新生儿免疫力低下。3、新生儿黄疸:孕妇为O型血,丈夫是其他血型,在血型上可能会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引起新生儿黄疸。4、水肿:孕妇血液稀释、雌激素的影响会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孕妇水肿后导致身体行动不适,可以进行适当按摩去消肿。5、宫内窘迫:新生儿在宫内因为溶血而导致胎盘功能不稳、新生儿缺氧等生理原因,要注意检测并改善新生儿状况。孕妇为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ABO血型溶血胎儿的概率较低,无须过分紧张,定期做好产前筛查,保持心情愉悦。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03:07
孩子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可能是生理、病态或环境原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病态原因:首先,如果孩子面色发黄,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贫血。所以,如果孩子面色发黄,要检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血红蛋白的下降。另外,可能是存在黄疸,这是指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使孩子出现皮肤发黄。此外,可能是营养不良,这常和贫血有关。二、生理性原因:和食物摄入有关,孩子吃了较多黄色食物,如南瓜、橘子等。三、环境原因:孩子皮肤比较敏感,在外出时没有做好防晒的处理。所以需要结合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断引起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做相应的对因和对症处理,帮助孩子们缓解症状。
03:00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偏高是怎么回事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合起来就是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增高我们称为黄疸。直胆和间胆都高,如果它的程度是同等程度的,首先考虑肝细胞性的黄疸。排泄的肝外胆道梗阻也可以出现黄疸,但这个梗阻性的黄疸是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如果是溶血红细胞破坏太多,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果是肝细胞的病变,如病毒性肝炎等。肝病包括有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戊、庚等这些肝炎,还有酗酒,有的病人自服一些抗感冒的药物也可导致急性肝损伤。抗结核的药物,还有一些化疗药物,肝癌,还有肝硬化等都可以出现胆红素的增高。
手心发黄原因
手心发黄这种症状或者是这种体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是偶尔能够见得着。那么在肝胆外科的临床上这种症状是尤为多见的,手心发黄一种是全身皮肤黏膜,包括眼睛的巩膜都发黄,手心也发黄,这种情况往往就是我们身体胆红素的代谢出现了问题。那么胆红素的值升高,就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出现黄疸了,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它的原因一个是肝脏的疾病,像各种类型的肝炎、急性的肝坏死,这是一种情况。另外像一些药物性的肝炎、酒精性的肝炎也可能会出现这种黄疸,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出现的。那么除了肝脏本身的情况以外,像一些红细胞溶血的情况,也会出现这种黄疸。除了西医说的这种肝脏情况和溶血的情况以外,还有一种相对说是偏于生理的这种情况,常见的就是我们平常吃含有胡萝卜素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说南瓜、胡萝卜,如果这个人长期的吃南瓜和胡萝卜,这种食物的话,他的手脚心一定特别黄,这时候的黄往往身体的其他的部位的皮肤、黏膜和巩膜不发黄,只有手掌心发黄。中医认为手脚心发黄,主要是脾气不足,还有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多是用一些益气健脾的药物,像六君子汤。还有一个就是湿热,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可以用甘露消毒丹等等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11

2021-07-09

81226次收听

喝葡萄糖水能不能去黄疸
一般所说的黄疸,是指血中的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及以上,叫黄疸。黄疸病因学是最常见的,包括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以及先天性这四大类。比如溶血性,最常见的是蚕豆病,进食蚕豆之后就出现溶血,然后出现黄疸。肝细胞性最常见的,比如乙肝、丙肝,这个时候出现黄疸。而胆汁淤积性,比如出现了胆总管的结石会出现黄疸。而先天性的是一个良性的病变,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而喝葡萄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于这四大类的黄疸都不会出现治疗的作用。所以一旦出现黄疸,出现胆红素超过34.2μmol/L,这个时候可能就得需要耐心的去消化门诊,甚至去住院治疗,去查一系列的原因,包括病毒学的、影像学的,甚至包括CT、核磁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当然,有一部分黄疸是比较重的疾病,而有一部分黄疸比较轻的,就是所谓的先天性的非溶血性的黄疸,但是喝葡萄糖不能够缓解黄疸。
语音时长 01:29

2021-06-25

86919次收听

01:53
黄疸指数18必须住院吗
黄疸指数18针对儿童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新生儿出现黄疸指数超过18一定要积极就诊,考虑是否出现病理性的黄疸。成人的黄疸指数是18,要看黄疸指数是哪一项。黄疸有三个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加上间接胆红素的指标之和,超过18只是轻微升高,也需要进一步检查。包括生化的检查,肝功以及各项胆红素的指标,另外也需要做影像学的相关检查,包括肝脏和胆气相关的b超,或者ct,核磁,如果没有问题,是不需要进行药物的相关处理的,定期监测黄疸的指标就可以了。
黄疸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由于宝宝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一般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治愈的。那么,如何护理新生儿黄疸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治疗黄疸的常用药品
黄疸对于绝大多数的朋友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一旦患上黄疸,不了解常常导致内心的不安,无法正确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不知所措甚至是盲目治疗,让病情不断加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感染性黄疸多久能治愈
感染性黄疸治愈时间并不固定,这与黄疸指数、治疗方法、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感染性黄疸后,积极对症治疗,10到14天左右就可治愈。但黄疸指数较高、患者体质较差,不但治疗所需时间长,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黄疸值250是多少
黄疸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而引起。当宝宝黄疸值达250一般是不需要特殊治疗就可以自行消退。黄疸250可能是mmol/l这个单位,转化成mg/dl这个单位时也就是14.6。
直接胆红素是什么意思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型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在肝内通过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可以溶解于水,可以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体外,肝脏细胞对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进行摄取,然后通过结合排泄,通过胆道进入到肠道。血液中直接胆红素的异常往往说明了肝脏细胞在处理胆红素之后以及胆道排泄过程当中出现了障碍。对于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常在化验单上会看到胆红素指标,包括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异常表现在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胆管炎。对于胆红素升高,既要找病因,还要看到底是哪一种胆红素升高为主。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24

59349次收听

02:22
什么是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型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在肝内通过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可以溶解于水,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体外。血液中直接胆红素的异常往往说明肝脏细胞在处理胆红素之后以及胆道排泄过程当中出现了障碍。对于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常在化验单上会看到胆红素指标,包括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胆管炎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总胆红素异常;而溶血性疾病或者肝细胞性黄疸往往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核黄疸一定会脑瘫吗
核黄疸病情非常严重,如果不积极治疗,导致脑部神经细胞坏死,出现脑瘫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在患病早期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光照疗法;病情严重时,选择换血疗法等,就可以大大的降低脑瘫的发病率。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一般跟小孩吃母乳之后胆红素的值增高有关。一般正常的孩子也会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出现,逐渐加重,在7到8天时比较高。一般黄疸值在7到12天左右逐渐开始下降,但是有一些吃母乳的孩子,如果一直吃母乳,黄疸会持续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停母乳之后,胆红素会很快下来,一般为2到3天。这个过程中可以吃一些肠道菌群的调节剂,像之类,都会帮助肠道菌群,把黄疸的值下降。还可以适当用一些葡萄糖水,这些都会帮助孩子的胆红素下降。还可以适当晒太阳,也可以帮助母乳性黄疸下降。如果有些比较重,胆红素一旦超过18以上,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需要除外母乳之外的原因造成黄疸的一个因素,这些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语音时长 01:42

2019-04-04

59875次收听

RH溶血严重吗?
Rh溶血后果严重,易出现Rh溶血性黄疸,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迅速加重;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肝脾肿大,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溶血重者还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严重者会出现死亡。
语音时长 02:04

2018-09-30

6578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