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躯体焦虑症
躯体焦虑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焦虑障碍,患者常因心悸、头痛、胃肠不适等身体不适反复就医却查无器质性疾病。躯体焦虑症可能与遗传易感性、长期压力、神经递质紊乱、过度关注身体信号、创伤经历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包括心慌、出汗、肌肉紧张、睡眠障碍、非特异性疼痛等症状。
1、遗传易感性
家族中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病史者患病概率增高,这类人群的杏仁核等情绪调节脑区可能对威胁信号更敏感。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通过正念训练等方式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2、长期压力
工作负荷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等慢性压力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胸闷、手抖等躯体化症状。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识别压力源并建立适应性应对策略,配合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等可降低皮质醇水平,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缓解急性焦虑。
3、神经递质失衡
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分泌异常会导致身体感知阈值下降,将正常生理信号误判为疾病征兆。除服用盐酸舍曲林胶囊等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外,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坚果有助于神经修复,但需注意坚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克以内。
4、过度躯体关注
部分患者因健康焦虑持续扫描身体细微变化,形成"不适-恐惧-症状加重"的恶性循环。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深呼吸练习能打断这种循环,家长若发现儿童反复主诉身体不适但检查正常,需避免过度反应,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减少其病态关注。
5、创伤经历
童年虐待或重大疾病史可能导致大脑对疼痛信号的敏感性改变,表现为慢性躯体化症状。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治疗对创伤相关躯体症状效果显著,配合乌灵胶囊等中成药调理,同时建议保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以促进神经修复。
躯体焦虑症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物,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上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摄入量,减少精制糖分摄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避免因反复进行不必要的医学检查加重焦虑。家属应理解患者痛苦的真实性,避免责备或过度迁就两种极端态度。
相关推荐
02:14
01:26
01:50
01:52
01:3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焦虑症焦虑症有些的症状有
- 2 什么是焦虑症焦虑症有些什么症状
- 3 焦虑症怎么得的
- 4 什么是焦虑症
- 5 焦虑症是怎样造成的
- 6 焦虑症是怎么形成的
- 7 焦虑症是是怎样的?
- 8 什么叫焦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