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创面修复的病理特征

60552次浏览

创面修复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形成、上皮化和瘢痕重塑四个阶段。创面修复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复杂生物学反应,涉及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重建等过程。

1、炎症反应

创面形成后立即启动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清除坏死组织和病原体。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和蛋白酶,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及分泌细胞因子调控后续修复。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溃疡。

2、肉芽组织形成

伤后3-5天开始形成肉芽组织,主要成分为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临时细胞外基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成纤维细胞分泌Ⅲ型胶原构建支架。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常见于深度烧伤后。

3、上皮化

表皮干细胞从创缘迁移覆盖创面,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重建表皮屏障。这一过程依赖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控。大面积全层皮肤缺损时,上皮化受阻需进行皮肤移植。

4、瘢痕重塑

修复后期Ⅲ型胶原逐渐被Ⅰ型胶原替代,胶原纤维交联增加使瘢痕成熟。肌成纤维细胞收缩导致瘢痕挛缩,可能引起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有关。

5、修复异常

慢性创面停滞在炎症期,常见于静脉功能不全、糖尿病放射性损伤。肥厚性瘢痕胶原沉积紊乱,瘢痕疙瘩超出原损伤范围生长。修复异常与局部缺血、感染、机械牵拉及遗传因素相关。

创面修复过程中需保持适度湿润环境,避免感染和机械刺激。深度创面建议使用藻酸盐敷料促进肉芽生长,瘢痕增生期可采用硅酮凝胶加压治疗。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以支持胶原合成。定期随访评估修复进度,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的手术治疗
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通常可采用血管成形术、血管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方式。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可能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
03:01
额头两侧血管突出怎么回事
一般,额头两侧是颞部,颞部的血管相对较表浅,特别是颞动脉。颞部血管的突出,多数来讲,这种情况是一种生理现象,比如在情绪恢复正常或不进行剧烈运动时,该血管突出即可缓解或消失。但是,如果再次出现哭闹或剧烈活动后,可能会出现血管的突出,这种情况应该是一种生理性的表现,无临床意义,多数情况下也无需在意。如果确实突出非常明显或有一些临床症状,如合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头部相关的一些症状,建议进行一些相应检查,如头颅的CT或头颅的核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我国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病死率居第三位的疾病。
血管性溃疡的病变特点
血管性溃疡包括因动脉闭塞性疾病,造成的缺血性溃疡和因静脉回流障碍或返流性疾病造成的淤血性溃疡两大类,它们均属难愈性溃疡的范畴。无论是何种溃疡,它们共同的问题是如何使溃疡创面尽快的修复愈合。
静脉性溃疡的压力治疗
静脉性溃疡占下肢慢性溃疡的47.6%,其病因主要有下肢深、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等,静脉高压被认为是造成瓣膜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炎症过程参与了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的结构重建。
几个信号提醒您周围血管病找上门
说起周围血管病,很多人还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有一点不明所以。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病少见,数据表明,每年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到底什么是周围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