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臼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乌臼是中药材大戟科植物乌桕的干燥根皮或树皮,具有利水消肿、杀虫止痒、解毒散结等功效,主要用于水肿胀满、疥癣疮毒、蛇虫咬伤等症。
1、利水消肿
乌臼含有三萜类成分,能促进肾脏排水排钠,改善水液代谢异常引起的水肿胀满。临床多配伍茯苓、泽泻等药物增强利尿效果,适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伴随的肢体浮肿。使用时需注意长期大量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2、杀虫止痒
乌臼乙醇提取物对疥螨、蛔虫等寄生虫有抑制作用,外用时可直接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缓解疥疮瘙痒、皮肤湿疹等症状。其活性成分桕脂酸能破坏虫体细胞膜结构,但皮肤破损者慎用以免刺激。
3、解毒散结
乌臼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传统用于痈肿疮毒初起未溃时。可配合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内服,或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外敷消散局部炎症。
4、通便导滞
乌臼所含蒽醌类物质能刺激肠壁蠕动,适用于热结便秘。常与大黄、芒硝同用治疗实热积滞导致的腹胀便秘,但孕妇及体虚者禁用,避免引发剧烈腹泻导致脱水。
5、抗肿瘤辅助
现代研究表明乌桕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肝癌、胃癌细胞株有一定细胞毒作用。目前多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放化疗使用,不可单独用于抗癌治疗。
使用乌臼需注意其有小毒,内服煎汤用量一般为3-9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外用时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部位,皮肤过敏者应停止使用。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合理配伍应用,不可自行长期大量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出现腹泻、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储存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