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及高血压怎么办
眩晕症及高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眩晕症可能与内耳疾病、脑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高血压通常由遗传、高盐饮食等因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戒烟限酒,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日,女性不超过15克/日。保持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
2、药物治疗
高血压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眩晕发作时可短期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严重者可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调节前庭功能。合并焦虑时考虑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
3、物理治疗
前庭康复训练包括Brandt-Daroff习服训练、凝视稳定性练习等,每日2-3次。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可采用超短波理疗,每周3次。血压监测建议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早晚各测1次。
4、中医调理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用天麻钩藤颗粒,痰浊中阻型眩晕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耳穴压豆选取神门、交感等穴位,隔日更换。中药足浴使用钩藤、夏枯草等药材,水温40℃为宜。
5、手术治疗
难治性高血压可考虑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梅尼埃病导致的顽固性眩晕可行内淋巴囊减压术,听神经瘤引起的眩晕需显微外科切除。手术适应证需经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评估。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起身、快速转头等诱发眩晕的动作,起床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饮食推荐DASH饮食模式,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靶器官损害表现,应立即就医。建议每3-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