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荨麻疹是什么样子的
丘荨麻疹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样丘疹,伴有明显瘙痒,可能由过敏反应、感染等因素引起。
1、典型症状
丘荨麻疹的典型皮损为直径1-10毫米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样丘疹,边缘清晰,周围常伴有红晕。皮损多突然发生,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孤立分布或融合成片。部分患者皮损中央可见针尖大小水疱,搔抓后可能出现糜烂结痂。
2、伴随症状
多数患者伴有剧烈瘙痒,夜间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灼热感或刺痛感。严重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肿胀。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3、病程特点
单个皮损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新皮损可反复出现。急性病程一般持续1-2周,慢性病程可能超过6周。皮损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能因搔抓导致色素沉着或继发感染。
4、诱发因素
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如海鲜、坚果,药物过敏如青霉素,昆虫叮咬,病毒感染等。物理因素如冷热刺激、日光照射、压力等也可能诱发。部分患者与精神紧张、疲劳等全身状态有关。
5、鉴别特征
需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鉴别。湿疹皮损多形态多样,有渗出倾向。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丘荨麻疹的特征性表现为风团样丘疹和24小时内自行消退的病程特点。
出现丘荨麻疹症状时应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清洁。记录饮食和接触史有助于识别诱因。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慢性患者需注意规律作息。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等抗氧化营养素,但避免盲目使用抗过敏药物,建议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