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疾病的检查
急性肝炎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筛查、影像学检查和肝脏穿刺活检等。肝功能检测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肝炎病毒标志物筛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影像学检查能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肝脏穿刺活检是诊断金标准。
肝功能检测通过血液样本分析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异常反映胆汁排泄障碍,白蛋白降低可能说明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这类检查无需特殊准备,采血后2-4小时即可获取结果。
肝炎病毒标志物筛查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抗体和抗原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可能转为慢性。丙型肝炎抗体检测需结合核酸检测确认活动性感染。不同病毒检测的窗口期存在差异。
腹部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和回声变化,能发现肝肿大、脂肪肝等异常。CT检查对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更有优势,增强扫描能鉴别血管瘤等病变。磁共振成像对胆管系统显示更清晰,适用于胆管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肝脏穿刺活检在超声引导下获取肝组织标本,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肝细胞炎症程度和纤维化分期。该检查存在出血风险,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病理报告需3-5个工作日,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急性肝炎患者检查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适当卧床休息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剧烈运动可能加重肝区不适。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可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皮肤黄染加重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不可自行解读。
相关推荐
01:33
02:55
02:50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