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的症状是什么
小腿骨折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骨擦音或骨擦感、皮下淤血等。小腿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疼痛肿胀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和出血会导致明显疼痛肿胀,触摸或按压时疼痛加剧。早期可能表现为钝痛,随着活动或负重会转变为锐痛。肿胀通常在伤后数小时内快速出现,可能伴随皮肤发红发热。
2、活动受限
骨折后患肢无法正常承重和活动,主动或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胫腓骨骨折可能导致无法站立行走,单纯腓骨骨折可能仍可部分负重但会引发剧烈疼痛。关节附近骨折会显著影响关节活动度。
3、畸形
完全性骨折可能导致小腿外观异常,表现为肢体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开放性骨折可见骨折端穿透皮肤。但线性骨折或不全骨折可能不出现明显畸形,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
4、骨擦音或骨擦感
移动患肢时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可能产生骨擦音,触诊时可感知骨擦感。这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但检查可能加重损伤,非专业人员不应刻意测试。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时可能出现远端肢体麻木或苍白。
5、皮下淤血
骨折后2-3天可能出现皮下淤血,由骨髓腔和骨膜出血渗透至皮下所致。淤血可沿组织间隙向下扩散,逐渐变为青紫色。严重骨折可能早期即出现大面积淤斑,提示出血量较大。
小腿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用夹板或支具临时固定避免二次损伤,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冰敷时注意避免冻伤。恢复期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