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肺复苏的方法
儿童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三个核心步骤,需在确认环境安全后立即实施。
实施儿童心肺复苏时,首先将患儿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其肩颈侧。用单手掌根或双手掌根重叠置于胸骨下半段,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提颏法,避免过度后仰。人工呼吸时捏住患儿鼻孔,用嘴完全包住其口部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到胸廓抬起即可。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循环进行直至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对于婴儿心肺复苏,需改用两指按压法,位置在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按压深度约4厘米。开放气道时头部保持中立位,人工呼吸需同时覆盖口鼻。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应尽快使用儿童专用电极片。操作过程中需持续评估患儿反应,避免中断按压超过10秒。心肺复苏期间可尝试呼叫他人协助,并记录关键时间节点。
家长及儿童照护者应定期参加专业急救培训,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预防儿童意外伤害,避免进食时嬉闹导致气道异物,游泳时需专人看护。家庭可配备急救包并放置在易取位置,包含口对口呼吸膜、急救毯等物品。建议将紧急联系电话贴在显眼处,遇到突发情况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中心并清晰描述患儿状况。定期检查家庭环境安全隐患,如电源插座防护盖是否完好,细小物品是否妥善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