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压缩性骨折需要做手术吗
胸椎压缩性骨折是否需手术取决于骨折程度和神经损伤情况。轻度稳定型骨折通常无须手术,严重不稳定型或伴神经损伤则需手术干预。
胸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需综合评估骨折稳定性、椎体压缩程度及是否合并脊髓损伤。若椎体压缩不超过三分之一、无神经症状且脊柱稳定性良好,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及镇痛药物保守治疗。常用镇痛药包括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及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同时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若椎体压缩超过二分之一、存在进行性脊柱畸形或神经功能障碍,则需考虑椎体成形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手术方案。手术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解除神经压迫并重建脊柱稳定性。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微创椎体成形术。该术式通过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快速缓解疼痛,但需警惕骨水泥渗漏风险。对于合并脊髓损伤的爆裂性骨折,需急诊手术减压内固定,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效、邻近节段退变及深静脉血栓,需长期随访观察。
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需避免弯腰负重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日常佩戴脊柱支具3-6个月。饮食应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逐步恢复脊柱活动度。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X线或CT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