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怎么办
胸闷气短可通过调整呼吸姿势、吸氧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心理疏导、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胸闷气短通常由情绪紧张、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缺血、胸腔积液等原因引起。
1、调整呼吸姿势
采取坐位前倾姿势,双手支撑膝盖,缓慢深呼吸有助于缓解膈肌痉挛。避免含胸驼背的姿势,可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每日重复进行5-10分钟。这种方法对情绪性胸闷效果明显。
2、吸氧治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5%时需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家用制氧机可选择脉冲式供氧模式,持续吸氧时间不超过8小时。慢性肺病患者应配备便携式血氧仪监测。
3、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特布他林片适用于夜间发作的胸闷。氨茶碱注射液需在医院监护下使用,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4、心理疏导
焦虑症引发的胸闷需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练习正念冥想可降低躯体化症状发作频率。惊恐障碍患者建议记录发作诱因,配合放松训练改善症状。
5、就医检查
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可排查心源性胸闷,胸部CT能发现肺部占位病变。肺功能测定对慢性气道疾病有诊断价值,D-二聚体检测可初步排除肺栓塞。持续症状超过30分钟应立即就诊。
日常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和粉尘刺激。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饮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控制钠盐摄入减轻心脏负荷。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少夜间胸闷发作,定期监测血压和脉搏变化。症状反复发作或伴随胸痛、晕厥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