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裂口怎么回事
乳头裂口可能由哺乳姿势不当、皮肤干燥、乳头内陷、真菌感染、湿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涂抹保湿霜、使用抗真菌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
1、哺乳姿势不当
哺乳时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可能导致乳头反复摩擦受损。表现为乳头表面纵向裂纹伴疼痛。建议哺乳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若疼痛明显可暂停亲喂24小时,改用吸奶器维持泌乳。
2、皮肤干燥
气候干燥或过度清洁会导致乳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乳头脱屑伴细小裂纹。可每日薄涂羊毛脂软膏或维生素E乳,避免使用肥皂清洗。哺乳前无须擦拭,这些制剂对婴儿安全。
3、乳头内陷
先天性乳头发育异常会使哺乳时受力不均。可能出现单侧乳头深部裂伤。需在孕期开始做霍夫曼运动矫正,哺乳时使用乳头保护罩。严重者需考虑乳头成形术。
4、真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妈妈。表现为乳头灼痛伴白色伪膜。可涂抹克霉唑乳膏或制霉菌素软膏,同时治疗婴儿口腔鹅口疮。所有哺乳用品需每日煮沸消毒。
5、湿疹
特应性体质可能引发乳头湿疹。表现为乳头及乳晕红斑渗出伴皲裂。需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片。避免抓挠,穿着纯棉内衣减少摩擦。
日常应保持乳头清洁干燥,每次哺乳后暴露乳头10分钟。穿着透气棉质哺乳内衣,避免衣物摩擦。若裂口持续1周未愈、出现化脓或发热,需及时就诊排除乳腺炎。哺乳期避免使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护理前后需彻底洗手。哺乳间隙可使用冷敷缓解疼痛,但切忌冰敷以免影响泌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