龅牙怎么整
龅牙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隐形矫正、功能性矫治器、瓷贴面等方式改善。龅牙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乳牙早失、牙周病等原因引起。
1、佩戴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或陶瓷托槽适用于中重度龅牙,通过持续施加压力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治疗周期通常为18-36个月,需定期调整弓丝力度。常见适应证包括牙性前突和轻度骨性前突,治疗期间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避免托槽脱落。
2、正颌手术
针对严重骨性龅牙需配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通过截骨术调整上下颌骨位置。手术适应证包括上颌前突超过5毫米或下颌后缩伴开唇露齿,术前需进行1-2年术前正畸。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咬合无力、面部肿胀等症状,恢复期需流质饮食。
3、隐形矫正
透明牙套适用于轻中度牙性龅牙,通过系列可摘戴矫治器逐步移动牙齿。每副牙套佩戴10-14天,每日需戴用20小时以上。优势在于美观舒适,但需要患者高度配合,不适合复杂病例。可能出现牙齿敏感或附件脱落等情况。
4、功能性矫治器
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性龅牙,如下颌后缩患者可使用activator矫治器。通过改变口周肌力平衡引导颌骨发育,最佳干预年龄为8-12岁。需每日佩戴12小时以上,可能出现暂时性发音障碍或唾液增多等不适。
5、瓷贴面
对于轻度牙性龅牙伴釉质发育不良者,可采用超薄瓷贴面改善前牙美观。需磨除0.3-0.7毫米牙体组织,粘结后能即刻改善牙齿形态和颜色。适应证包括牙冠短小或切端磨损,禁忌证为严重牙周病或夜磨牙症患者。
龅牙矫正期间应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牙线及冲牙器维护口腔卫生。避免啃咬硬物以防矫治器损坏,定期复诊检查牙齿移动进度。术后或矫治结束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牙槽骨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