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功效
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梅毒、湿疹、痈肿疮毒等疾病。
1、清热解毒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其清热解毒功效对热毒引起的病症有显著效果。梅毒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溃烂、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土茯苓可配伍金银花、白鲜皮等药物使用。临床常用土茯苓颗粒或土茯苓片,能抑制梅毒螺旋体活性,减轻皮肤损害。湿热型湿疹患者伴随皮肤潮红、渗出明显时,土茯苓煎水外洗可缓解瘙痒。
2、除湿通络
土茯苓的利湿作用适用于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痹证。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遇阴雨天加重时,可用土茯苓配伍薏苡仁、苍术煎服。土茯苓胶囊能促进尿酸排泄,对痛风性关节炎引发的红肿热痛有改善作用。下肢水肿伴小便不利者,土茯苓与泽泻、车前子同用可增强利尿效果。
3、调节免疫
土茯苓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服用土茯苓口服液,可减少发病频率。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土茯苓制剂使用,有助于控制皮肤鳞屑增生。但需注意避免与免疫抑制剂同用。
4、护肝解毒
土茯苓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转氨酶水平。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胁肋胀痛、食欲减退时,土茯苓煎剂联合五味子、丹参使用可改善肝功能。酒精性肝病患者服用含土茯苓的中药复方,有助于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土茯苓提取物还可拮抗黄曲霉毒素的肝毒性。
5、抗肿瘤辅助
土茯苓中的落新妇苷成分对部分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癌症放化疗患者使用土茯苓配方,可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土茯苓注射液辅助治疗宫颈癌,能降低HPV病毒载量。但肿瘤患者须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替代主要治疗方案。
使用土茯苓时需辨证施治,阴虚内热者慎用。煎煮时宜先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40分钟。日常可配伍薏苡仁、赤小豆煮粥,适合梅雨季节祛湿保健。出现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须遵医嘱调整剂量。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