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对麻药不敏感是怎么回事

67568次浏览

对麻药不敏感可能由遗传因素、药物代谢异常、神经受体差异、既往麻醉史、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麻醉方案、联合用药、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麻醉药物敏感性差异与个体生理特征密切相关,需麻醉医师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麻醉药物代谢基因突变,如CYP2D6、CYP3A4等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多态性,导致麻醉药物分解速度异常加快。这类患者使用常规剂量麻醉药物时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表现为术中疼痛反应或提前苏醒。可通过基因检测辅助判断,麻醉前需详细询问家族麻醉史。

2、药物代谢异常

长期饮酒或使用苯巴比妥等肝酶诱导剂的患者,肝脏代谢功能亢进可能加速麻醉药物清除。慢性疼痛患者因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受体下调,也可能降低麻醉药物敏感性。这类情况需术前停用相关药物,麻醉医师会考虑增加剂量或换用其他麻醉药物。

3、神经受体差异

钠离子通道SCN9A基因变异可能改变神经细胞膜电位,影响局部麻醉药阻断效果。阿片受体μ-OPRM1基因多态性会导致镇痛药物作用减弱。此类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不同机制麻醉药物,或采用神经阻滞等替代麻醉方式。

4、既往麻醉史

多次接受全身麻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适应性改变,导致后续麻醉需要更高剂量。有困难气道管理史的患者因通气限制,麻醉药物用量可能被刻意降低。需向麻醉医师完整提供既往麻醉记录,包括曾使用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

5、心理因素

术前焦虑或疼痛敏感体质可能放大主观痛觉,被误判为麻醉不敏感。部分患者对麻醉存在误解,将术中的正常体位不适认定为麻醉失效。可通过术前访视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联合使用抗焦虑药物改善效果。

对麻醉药物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属于正常现象,术前应如实告知医师用药史、过敏史及既往麻醉情况。避免自行服用影响代谢的药物,术前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代谢状态。麻醉医师会根据生命体征监测动态调整用药方案,现代麻醉技术可通过靶控输注等精确给药手段解决多数敏感性问题,无须过度担忧。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适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轻中度疼痛及抑制炎症反应。
02:19
脾氨肽口服溶液的作用与功效
北京第一生物脾氨肽口服溶液的功效是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平衡,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平衡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加人体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也适用于体质较弱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有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03:10
贴膏药后火辣辣的刺痛怎么治疗
贴膏药后火辣辣的刺痛,可能是膏药过敏导致,一定要及时撕下膏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也可能是皮肤出现损伤、炎症,在药物的刺激下就会导致疼痛,也要立即停止使用膏药,以防止皮肤损伤加重。如果皮肤表面出现破损,局部可用温水进行擦洗,可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如果皮肤完整、没有破损的情况,停止使用药物后可以暂时观察,一般可以逐渐好转恢复。同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导致感染的情况。如果发痒严重,可以根据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局部用冰块冷敷,或者用冷水浸泡纱布冷敷。
02:55
做皮试怎么看结果
首先我建议,既然做皮试一般是在医院里,通常是由护士来执行,所以,一定请做护理的大夫或者护士看皮试结果。那么咱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怎么大致去判断皮试的结果,一是看有没有全身的反应,部分人做完药物皮试,比如碘过敏试验之后,如果出现异常反应的话,比如出现心慌,心动过速等等以及皮肤的潮红,这个可以自己看,这些都属于异常情况。除了全身表现以外,通常皮试看局部的几个表现,比如打皮试的这个地方局部的皮肤有没有红肿,周围红肿范围有多大,以及有没有出现皮肤水肿、水泡等等。
药物过敏的危害有哪些
轻度药物过敏致使皮肤不同程度损害,中度药物过敏引起血管炎,重度药物过敏则会危及生命安全。
药物过敏全身痒怎么办
外用收敛,止痒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止痒的药膏,如赛庚啶乳膏,利多卡因凝胶或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可以用抗炎抗过敏的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可以用中药苦参,马齿苋之类的煎水外洗,缓解瘙痒。如果外用药物止痒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药物过敏全身痒需注意洗澡时水温不要太高,不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不用盐水洗。药物过敏,除皮肤出现皮疹以外,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皮肤瘙痒,如果出现皮肤严重的瘙痒。药疹严重,全身的范围比较广,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效果不是很明显情况下,可以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9

58873次收听

药物过敏出红点怎么办
出现皮肤红点的时候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如果仅仅是局部面积较小的红点,而且没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局部外用收敛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或者是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也可以外用紫草膏,湿疹膏,这种情况只需要外用药物,可以不用口服药物,一般慢慢可以痊愈。如果红点的范围面积比较大,而且瘙痒比较严重,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或者依巴斯汀,也可以静脉使用钙剂,维生素c。对于全身性的红点,而且还有其他的全身症状,则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需要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可以出现红斑,风团,皮肤脱屑,水疱等,也可以出现皮肤红点。平时尽量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洗澡的时候水温不要太高,不要用手搔抓,也尽量不用刺激性较强的碱性洗涤剂。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9

62515次收听

怎么预防药物过敏荨麻疹
用药前需要询问病史,比如青霉素使用前要询问用药史,部分药物还需要做皮试,如果属于高敏感体质,可以到医院做一下药物的敏感实验,药物过敏检查需要到较大的医院进行,好多小的医院没有这此项检查。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一类疾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原因很多,包括食物、药物、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因,药物是引起荨麻疹的一种常见原因,引起荨麻疹的常见药物有很多。1、抗生素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或者其他过敏性的皮疹,严重时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2、解热镇痛药,包括消炎痛、芬必得等,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荨麻疹样的皮疹。3、镇静安眠药,比如苯巴比妥类药物,另外抗痛风药、血清制剂、疫苗类药物都可以引起荨麻疹。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9

52432次收听

药物过敏如何处理
出现药物过敏应该立即停药,切断过敏源,根据药物过敏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药物过敏主要是包括两方面的,找到引起过敏的药物进行标记,避免再次使用此类药物。如果已经出现了药物过敏,要根据药物过敏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比较轻的症状可以应用固定型药疹。服药后可能会在某个部位或者某几个部位出现局部的紫红色浮肿性的斑,还可能会出现水泡。如果出现药物过敏一定要把引起过敏的药物停掉,这时候患者有可能是同时应用了几种药物,不知道是哪种药物引起的,就可以由医生来帮助判断,把可疑性最大的药物停用。对于轻症的药疹,可以应用局部止痒或者系统口服的抗组胺药,来对抗过敏反应即可,随着药物的逐渐代谢,药物过敏的皮疹可以逐渐消退。有些重症药疹,比如重症多形红斑或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根据疾病的情况,选择系统使用的激素或者其他类药物。
语音时长 01:47

2019-12-10

63195次收听

02:25
药物过敏症状
药物过敏的症状通常叫做药物性皮炎或药疹,常见的药物过敏是发疹型药疹和荨麻疹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会出现风团样的表现,它和普通的荨麻疹的区别,最主要是瘙痒会更严重,颜色会更鲜红,而且消退会慢一些。这种药疹可能会合并全身症状,包括发烧。荨麻疹型药疹,会出现关节疼,还会有腹痛、喘憋等表现。还有药疹叫做重症多形红斑,这种病人可以出现高烧,全身的水泡、糜烂、表皮剥脱,会出现肝肾损害等。另外有种少见的药疹叫做药物超敏综合症,通常病人除了会出现皮疹之外,还会出现面部或者全身的高度水肿,嗜酸细胞的增加,浅表淋巴结的扩大。
药物过敏怎么急救
药物过敏一般都发生在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之后,而很少发生于首次使用者。而且,药物过敏大都是后天性的,其致敏性的获得即来源于过敏发生前对某种药物的多次接触。出现药物过敏首要的措施是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加强排泄,可以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局部可用药物
吃药可以喝茶吗
吃药是不可以喝茶的,因为茶叶里面的多酚类成分,跟药物中的成分,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降低药效的发挥。而且茶叶水比较浓,对胃肠粘膜是有刺激的,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所以患者在吃药的时候,最好是用温水送服,方便人体更好的吸收药物,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打了青霉素过敏了怎么办
青霉素是一种常见药物,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毒性,很多人打完青霉素以后出现过敏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抢救,可以使用肾上腺素,及时纠正缺氧问题,改善呼吸,还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随时观察患者身体体征,避免意外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