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乙肝传染吗
病毒性乙肝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病毒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传染源主要是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如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等。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产后密切接触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病毒。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传播。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与病毒载量有关,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传染性较强,尤其是e抗原阳性者。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干燥或低温条件下可存活较长时间。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同时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遵医嘱进行治疗。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其他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