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有哪些注意事项
低血压患者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保证水分和盐分摄入、规律运动及就医评估病因。
1、监测血压
日常使用家用血压计定时测量并记录,晨起和睡前各测一次。若收缩压持续低于90毫米汞柱或伴随头晕乏力,需及时就医。避免在饱餐、运动后立即测量,测量前静坐5分钟。
2、体位管理
从卧位或坐位起身时动作放缓,可先侧卧再缓慢坐起,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引发跌倒。老年人建议使用床边扶手,夜间起床时先开灯静坐1分钟。
3、饮食调节
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适量增加盐分摄入至5-6克,可食用咸汤、坚果等。少食多餐避免餐后低血压,每餐搭配富含铁质的红肉或动物肝脏。
4、运动建议
选择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运动前后补充电解质饮料。体位性低血压者可做下肢抗阻训练。
5、病因筛查
继发性低血压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或贫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问题。严重者需完善卧立位血压试验、激素水平检测。
低血压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热水浴,睡眠时垫高床头10-15厘米。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应对突发头晕,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若出现视物模糊、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平卧并拨打急救电话。定期复查血压的同时,需关注血红蛋白、电解质等实验室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