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二期的治疗
肾衰竭二期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干预。该阶段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
1、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原发病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关键。糖尿病肾病患者需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避免波动过大加重肾脏负担。
2、调整饮食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同时需控制钾、磷的摄入量,减少香蕉、坚果等高钾高磷食物。
3、药物治疗
针对并发症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贫血,碳酸钙片调节钙磷代谢,呋塞米片缓解水肿。需避免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非必要不进行造影检查。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
4、透析治疗
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5-29毫升/分钟时需评估透析指征。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2-3次,腹膜透析可居家每日进行。透析能部分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改善恶心、乏力等尿毒症症状。
5、肾移植
对于符合条件的中青年患者,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理想治疗方案。移植前需进行配型评估,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成功的肾移植可显著提高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但需终身随访管理。
肾衰竭二期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通常为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代谢负担。每月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每3-6个月评估肾功能进展。出现严重水肿、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有无皮肤瘙痒、肌肉抽搐等电解质紊乱表现。
相关推荐
02:28
04:27
01:52
01:50
01:5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2 引起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3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 4 肾衰竭什么引起的
- 5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6 怎样避免肾衰竭
- 7 什么是肾衰竭?
- 8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