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旋毛虫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肌肉疼痛、发热、眼睑水肿。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幼虫的肉类传播。
肌肉疼痛是旋毛虫病最典型的症状,多发生在感染后1-2周,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腓肠肌、咀嚼肌、舌肌等部位疼痛明显。发热通常在感染后1周内出现,体温可达38-40摄氏度,可持续数周。眼睑水肿也是旋毛虫病的特征性表现,多发生在感染后1周左右,表现为双眼睑明显肿胀,严重者可伴有结膜充血。
其他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痛、皮疹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在感染后期,幼虫移行至肌肉组织形成包囊,可导致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累及心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预防旋毛虫病的关键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尤其是猪肉、野味等易携带旋毛虫的肉类。烹饪肉类时要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1摄氏度以上,冷冻肉类在-15摄氏度以下保存20天以上也可杀死旋毛虫幼虫。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补充足够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