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肛术是怎样的一种治疗方法
扩肛术是通过机械扩张肛门以治疗肛门狭窄或直肠末端狭窄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改善排便困难、术后瘢痕挛缩等病症。
扩肛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逐步扩大肛门或直肠末端的直径,缓解因瘢痕组织、先天畸形或慢性炎症导致的狭窄。操作时需使用专用扩肛器,从较小直径开始逐渐增加尺寸,每次扩张维持一定时间。治疗过程可能伴随轻微疼痛或出血,但通常可耐受。对于术后肛门狭窄患者,扩肛术能有效预防二次手术;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长期扩张计划。部分患者需结合局部麻醉或镇痛药物以减轻不适感。
该治疗需严格遵循个体化方案,过度扩张可能导致黏膜撕裂或括约肌损伤。对于严重瘢痕性狭窄或肿瘤压迫等情况,可能需要联合手术松解。治疗频率通常从每日一次逐步过渡至每周数次,具体周期根据组织弹性调整。操作前后需配合温水坐浴和抗生素软膏使用,以降低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特别谨慎,这类人群愈合能力较差且易出血。
接受扩肛术治疗期间应保持高纤维饮食,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量食用火龙果、西梅等促进肠蠕动的食物,但腹泻期间需暂停扩张。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洁肛门,并使用凡士林保护周围皮肤。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肛门指检评估扩张效果,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但急性炎症期禁止运动干预。长期使用扩肛器者需注意器械消毒,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