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去医院都做什么检查
痛经患者就医时通常需要做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液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宫腔镜检查等。痛经可能与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痛经患者的基础检查项目,医生通过触诊和外阴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盆腔器官异常。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肿块,有助于鉴别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未婚女性可采用直肠-腹部联合触诊。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经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盆腔情况。超声可发现子宫肌瘤、腺肌病的特征性改变,如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回声不均等。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典型表现为囊内密集点状回声。
3、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迹象,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提示盆腔炎症可能。血清CA125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辅助诊断意义,但特异性较低。必要时需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4、激素水平检测
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点检测雌二醇、孕酮等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排除甲减引起的月经失调。
5、宫腔镜检查
对于超声提示宫腔异常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诊断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检查同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性操作,如息肉切除、粘连分离等。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
痛经患者日常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可尝试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痛经进行性加重或伴随月经量异常,建议及时复查。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特点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