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肉酸疼是怎么回事
小腿肌肉酸疼可能由运动过度、乳酸堆积、肌肉拉伤、静脉曲张、缺钙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冷敷、按摩拉伸、药物治疗、穿戴弹力袜、补钙等方式缓解。
1、运动过度
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行走跑步,会导致小腿肌肉持续收缩产生疲劳性酸痛。通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酸胀,休息24-48小时后可自行缓解。建议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小腿后群肌拉伸,用泡沫轴放松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2、乳酸堆积
无氧运动时肌肉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灼烧样酸痛,常见于登山、爬楼梯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用碱性水有助于乳酸代谢。若72小时未缓解需排查横纹肌溶解症,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镇痛。
3、肌肉拉伤
运动时突然发力可能造成腓肠肌部分肌纤维撕裂,表现为局部刺痛伴淤青肿胀。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制动冰敷,后期可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严重者需MRI检查排除跟腱断裂,必要时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
4、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血液淤滞会导致小腿肚酸胀沉重,久站后症状加重。查体可见迂曲扩张的浅静脉,超声可确诊。白天穿戴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严重者需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5、缺钙
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调节,低钙血症会引起小腿腓肠肌痉挛性疼痛,夜间发作较多。抽血查血钙低于2.1mmol/L可确诊,需补充碳酸钙D3片配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日常多食用乳制品、豆腐等高钙食物,每日晒太阳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1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时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控制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电解质,可适量食用香蕉、坚果等含镁食物减少肌肉抽搐。若酸疼持续超过1周伴红肿发热,或出现单侧小腿明显肿胀,需及时排查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