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小肝癌时代”
小肝癌通常指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肝细胞癌,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小肝癌的防治主要有定期筛查、控制肝炎病毒感染、减少酒精摄入、避免黄曲霉毒素暴露、保持健康体重等方式。
1、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属于小肝癌的高发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筛查。早期发现小肝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方式治疗,预后相对较好。筛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需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2、控制肝炎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小肝癌的主要病因。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丙肝患者可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控制肝炎病毒复制能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概率。
3、限制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已患有脂肪肝或肝炎的患者应严格戒酒。酒精会加重肝脏损伤,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增加小肝癌的发生风险。戒酒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4、避免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物,常见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谷物中。长期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会显著增加肝癌风险。储存粮食时应保持干燥通风,发现霉变食物应及时丢弃。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疑霉变食品,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机会。
5、控制体重
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诱因,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预防小肝癌发生。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配合力量训练,能有效改善肝脏脂肪沉积。
预防小肝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定期体检。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等。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如出现不明原因乏力、食欲下降、右上腹隐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小肝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