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小管毒性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66351次浏览

引起小管毒性病变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药物损伤、重金属中毒、代谢异常以及感染因素等。小管毒性病变通常表现为尿液异常、肾功能下降等症状,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

1. 遗传因素

部分遗传性疾病如胱氨酸尿症、范可尼综合征可导致肾小管功能异常。这类患者因基因缺陷影响小管上皮细胞转运功能,早期可能出现多尿、低钾血症。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营养干预,如限制胱氨酸饮食,必要时需进行基因检测。

2. 药物损伤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抗肿瘤药物如顺铂注射液、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等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临床可见尿NAG酶升高、尿糖阳性等表现。发现药物相关性损伤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保护肾功能。

3. 重金属中毒

长期接触铅、汞等重金属会引起近端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氨基酸尿、磷酸盐尿。职业暴露人群可能出现腰痛伴尿β2微球蛋白升高。治疗需脱离污染源,使用金属螯合剂如依地酸钙钠注射液驱除体内重金属。

4. 代谢异常

长期未控制的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小管,引发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常见夜尿增多伴血尿酸升高。需使用别嘌醇片降尿酸,同时碱化尿液促进结晶溶解。糖尿病肾病晚期也可合并小管间质病变。

5. 感染因素

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可引起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尿白细胞增多伴小管性蛋白尿。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合并尿路梗阻时需解除梗阻因素。

预防小管毒性病变需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接触重金属职业人群应定期监测尿微量蛋白。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出现不明原因多尿、夜尿增多时应及时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早期发现小管功能异常可显著改善预后。肾功能受损患者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

相关推荐

小管毒性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小管毒性病变患者饮食需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摄入、控制钾磷摄入、避免肾毒性食物及保持水分平衡。小管毒性病变可能由药物、重金属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肾虚与肾病有什么关系
肾虚与肾病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肾虚属于中医范畴,肾病则属于西医范畴,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年轻人为什么得肾病
年轻人和老年人有不同的肾脏病的疾病谱。比如常见的继发的肾脏病,像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还有育龄期妇女容易得的狼疮性肾炎,还有像igA肾病的,都是多发于青年人和中年人。还有一些原发的肾脏病,如微小病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所以年轻人得的肾脏病绝大部分都是免疫性相关的,有一些可能与代谢相关。当然,通常一型糖尿病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最后进展为糖尿病肾病。还有与肥胖相关性的肾脏病在年轻人身上也很常见。
语音时长 01:35

2021-12-30

83887次收听

03:02
什么原因会导致肌酐高
导致血肌酐升高的原因较多,如各种肾炎、肾病、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遗传性肾病等,只要损伤到肾脏,都有可能会导致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明显升高,提示肾功能不全,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经过肾脏排泄,任何因素,只要能影响到肾脏滤过的功能,都可影响到血肌酐的水平。当肾脏功能出现损伤,肾功能不全时,尿中肌酐的排泄会减少,从而使血肌酐蓄积在体内,出现血肌酐升高。血肌酐升高的原因,需结合患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来分析。如果患者血肌酐升高,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原因可分为肾前性、肾后性、肾性,所以原因各不相同。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各种肾脏疾病缓慢地进展,出现血肌酐的升高,原因有遗传性肾病、继发性肾病和原发性肾病。
03:03
肾盂分离怎么回事
肾盂分离指的是肾盂增宽,直径一般大于10mm。肾盂分离可以见于正常人,也可以见于泌尿系统梗阻性的疾病。导致肾盂分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理情况,憋尿、膀胱尿量很多正常人也会出现肾盂增宽,这种情况肾盂分离是不严重的,基本上排尿后就会好转。第二,病理情况,当尿路存在梗阻,尿液排出不畅时,可导致尿液潴留在尿路里出现肾盂分离。如果持续加重,就称之为肾积水,如输尿管结石、尿路肿瘤,肿瘤腹腔转移压迫了尿路或腹膜后纤维化等都可导致输尿管狭窄。另外,糖尿病病人出现神经源性膀胱或前列腺增生也可出现肾盂分离,甚至是积水。所以如果发现肾盂分离,建议及时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03:05
尿比重1.030什么意思
尿比重1.030可见于生理情况,也可见于病理情况。正常人尿比重每天都有波动,范围可波动在1.003~1.030。第一,生理情况,正常人如果喝水量很少,出汗很多,可以出现尿液浓缩的情况,尿比重就会升高,是可以达到1.030的,属于正常现象。另外,夜间不喝水,早晨尿液也是呈现浓缩的状态,尿比重也会有所升高,可以达到1.030,也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增加饮水量之后,尿比重会下降到正常范围。第二,病理情况,当患者患有糖尿病或各种肾脏疾病,如各种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时也可出现尿比重升高,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存在葡萄糖或蛋白质等成分。另外,还有其他疾病如感染、发热、心衰等也可出现尿比重的升高。
02:55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是什么情况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是临床上评估肾脏排泄蛋白尿的指标,如果反复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提示肾脏存在疾病的可能。尿白蛋白肌酐比可以更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平时一般会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反复检查超出正常范围,也就是大于150mg每天,称之为蛋白尿。但是在肾脏疾病损伤的更早期,有可能在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尿蛋白是阴性的,24小时尿蛋白也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此时肾脏已经存在轻度的损伤。此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就可以更早期的发现肾脏疾病,称之为微量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以更早期的发现,如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发生。通过完善检查,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01:45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哪些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分为近期的并发症和远期的并发症。近期的并发症在透析的过程中经常见到,有低血压、恶心、呕吐或肌肉痉挛,还有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腰背部疼痛、心律失常;首次透析的患者或患者肌酐数非常高的话,可能会出现透析器反应或者失衡综合症;少见的并发症有透析器破膜、空气栓塞、溶血、凝血等。远期的并发症是和疾病本身是有关系的,有心脑血管疾病、感染、高血压、营养不良或者是一些不太好控制的。
肾病治好会复发吗
肾病治好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不过具体的复发情况,要结合肾病的类型进行决定。如果是儿童肾病综合征,可能会出现长期反复的发作,儿童肾病综合征复发率在60%左右。如果是肾炎,治愈后可能会因为感冒或感染等原因诱发肾炎复发。如果是肾结石,日常的饮食、饮水、生活习惯等都会导致肾结石复发。肾病患者需要定期的到医院复查,复查能够很好的判断有没有出现复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所注意,第一要养成健康的作息规律,不要熬夜。第二要调整饮食,不要吃高油、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1

60878次收听

右肾实质回声增强怎么回事
右肾实质回声增强,说明肾脏出现了问题,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右肾实质弱回声,或者是无回声。右肾实质增强是肾脏彩超的一种描述,他产生的原因如下:一、肾脏出现了炎症,如肾盂肾炎等。这时可以出现右肾实质回声增强,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二、肾功能衰竭。如果患者有肾功能的衰竭,这时也可以出现右肾实质回声增强量的现象。并伴有双下肢浮肿、尿少或无尿等症状。查肾功能显示尿氮、肌酐升高。三、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可以出现右肾实质回声增强,并伴有小便有泡沫、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所以说,如果患者有右肾实质回声增强的现象,此时应该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25

2021-04-19

96799次收听

吃虾能补肾吗
吃虾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补肾作用,具有着较强的滋补效果。除了虾之外也有很多的食物可以补肾,比如羊肾,韭菜以及牡蛎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适量食用能够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虚阳痿的情况。
肾炎传染吗
肾炎是没有传染性的。常见的有传染性的疾病,都是由特殊致病菌感染,致病菌经由多种途径传播出体外,感染他人。肾炎不是由于致病菌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而是由于感染、药物、化学制剂,某些疾病诱发。使机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诱发了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肾脏损伤的疾病。没有致病菌存留于机体内,所以它也不会通过血液,呼吸道,粪口,体液等传播途径传播,属于独立个体发生的疾病。肾炎可有家族遗传易感性,是指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是直系亲属患有肾脏疾病后,其他亲属拥有更高的肾脏疾病发病率。所以避免接触可损害肾脏的药物、化学物品,积极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可伴有肾损害的原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肾脏疾病的发生率。
语音时长 02:30

2020-02-12

57841次收听

肾病有什么表现
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泡沫尿、尿液颜色变深、夜尿增多、腰酸、腰疼、浮肿、疲乏无力、面色灰暗发黄、恶心、食欲低下、皮肤瘙痒、骨痛、心衰、心胸闷、憋气等症状。肾脏病的范围比较广,像内核系统,肾脏病主要是指比较多见的就是肾炎、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的,还有就是肾功能不全时的并发症问题。肾脏病根据原发病不一样,所处的肾功能状态不一样,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大部分的肾脏病人,早期可以有泡沫尿、有尿的颜色变深这些改变。而有些病人可以有夜尿增多、腰酸、腰疼的感觉,这个是肾脏病共同的一些症状。随着肾脏病的进展,有的人可以出现浮肿,特别是双下肢的浮肿。休息以后可以适当的缓解。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时候,浮肿会比较重。随着肾脏病的进展特别是合并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肾性贫血,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疲乏、无力、面色灰暗或者面色发黄。如果肾脏病的病人出现肌酐清除率比较低,肾功能损害比较重的时候,常常会有消化道的症状,比如恶心、吃不下东西,吃东西不香。当然还有一些病人可以出现皮肤瘙痒、骨痛,这些就是肾性骨病的改变。当然还有些病人最终随着尿量的减少,可以出现心衰、心胸闷、憋气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48

2019-11-11

61319次收听

肾病吃什么好
因为饮食调理在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往往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多吃一些对于自己身体有利的食物。比如说青小豆粥,鸭肉大蒜汤,车前绿豆汤以及各类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都可以有效的缓解肾病反应。
右肾结晶怎么办
如果患上了右肾结晶,那么可以采取药物碎石、中医碎石和饮食碎石的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都没有办法完全消除体内的结石,只能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为了预防患上右肾结石,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少喝啤酒,尽量不要憋尿,不要吃太咸的东西,睡前也不要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