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腺癌和胃癌区别
胃腺癌是胃癌的一种病理类型,胃癌按组织学分类可分为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其中腺癌占胃癌的大多数。
胃腺癌特指起源于胃黏膜腺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胃癌的90%-95%。其病理特征为腺样结构形成,癌细胞可呈管状、乳头状或实性排列。胃腺癌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分化程度越低恶性度越高。常见发病部位为胃窦和胃角,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腹疼痛、饱胀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表现。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胃癌是发生于胃部恶性肿瘤的统称,除腺癌外还包括其他少见类型。印戒细胞癌约占胃癌的5%,癌细胞胞质内充满黏液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呈印戒样,恶性度高且易转移。未分化癌约占1%-3%,癌细胞缺乏明确分化特征,生长迅速预后较差。这些特殊类型胃癌在临床表现上与胃腺癌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无论何种类型的胃癌,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高危因素者。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减少腌制、烟熏食品摄入,戒烟限酒,出现持续上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胃癌胃癌胃癌该治疗方法有什么
- 2 什么是胃癌胃癌表现有什么
- 3 如何区分残胃癌与胃癌
- 4 胃癌是怎么引起的
- 5 胃癌是如何引起的
- 6 什么是胃癌
- 7 胃癌形成是怎么得的
- 8 得胃癌是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