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手术治疗后如何排尿
膀胱癌手术治疗后可通过间歇导尿、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等方式排尿。具体排尿方式需根据手术类型、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生指导选择。
1、间歇导尿
适用于保留膀胱的根治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需每4-6小时清洁导尿一次,使用一次性无菌导尿管轻柔插入尿道。导尿前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导尿后需记录尿量。该方法有助于训练膀胱功能,减少尿路感染概率。常见并发症包括尿道损伤和血尿,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
2、留置导尿管
全膀胱切除术后需长期留置导尿管。选择硅胶材质导尿管减少刺激,每日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导尿管每2周更换一次,集尿袋位置需低于膀胱水平。可能出现膀胱痉挛时可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缓解。需观察尿液颜色和量,出现浑浊或血尿时及时就医。
3、膀胱造瘘
适用于尿道狭窄或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通过腹壁造瘘口插入造瘘管,造瘘口周围皮肤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造瘘管每月更换,夜间可连接集尿袋。需预防造瘘口皮肤炎症,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该方法排尿不受体位限制,但需终身携带造瘘装置。
4、新膀胱训练
肠道代膀胱术后需进行储尿和排尿训练。术后2周开始每2小时饮水200毫升,逐渐延长憋尿时间至3小时。排尿时用手按压下腹部帮助排空,残余尿量超过100毫升需导尿。可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控制尿频。训练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
5、尿流改道护理
回肠膀胱术后需佩戴尿袋,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尿袋接口每周消毒,夜间可连接大容量集尿袋。定期检测血电解质,预防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尿液结晶时可服用枸橼酸钾颗粒。需注意造口周围皮肤保护,使用造口护肤粉预防皮炎。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和酒精刺激。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夜间可抬高床头减少尿液反流。定期复查膀胱功能和残余尿量,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出现发热、血尿或排尿疼痛需立即就诊。根据医生建议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相关推荐
01:29
02:08
02:04
02:38
02:3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起膀胱癌是怎么得的
- 2 膀胱癌怎么引起的
- 3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 4 膀胱癌严重吗
- 5 什么是膀胱癌
- 6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 7 膀胱癌是怎么得的
- 8 膀胱癌是怎样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