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诱导化疗
诱导化疗是指通过化学药物在手术或放疗前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的治疗方式,主要用于局部晚期癌症患者。诱导化疗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转移风险、延长生存期,常用方案有紫杉醇联合卡铂、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等。
1、治疗原理
诱导化疗通过细胞毒性药物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或破坏微管结构,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化疗药物经静脉注射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对原发灶和潜在微转移灶均有抑制作用。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可使肿瘤直径缩小,部分患者可从不可手术转为可手术状态。
2、适用人群
适用于III期头颈鳞癌、局部晚期乳腺癌等实体瘤患者。临床选择需综合评估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及患者体能状态,ECOG评分0-1分者更适宜。对于喉癌患者,诱导化疗可有效保留喉部功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能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
3、常用方案
TP方案(紫杉醇+顺铂)是鼻咽癌标准诱导方案,缓解率达80%。食管癌多采用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需配合生长因子预防骨髓抑制。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药敏检测结果调整,如HER2阳性乳腺癌需联合曲妥珠单抗。
4、疗效评估
每2-3周期需通过CT/MRI进行RECIST标准评估,完全缓解者可直接手术,疾病进展者需更换方案。口腔癌患者化疗后原发灶缩小50%以上时,术后5年生存率可提升。PET-CT对代谢缓解的评估比解剖学影像更敏感。
5、不良反应
常见骨髓抑制需监测血常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可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顺铂易引发肾毒性,需水化利尿;多西他赛可能导致液体潴留,需提前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口腔黏膜炎患者可用康复新液含漱缓解。
接受诱导化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2g/kg体重。治疗前后4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或出血倾向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肝功能、听力检查,使用奥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反应。完成化疗后2-4周是评估手术时机的重要窗口期。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诊断癌症和明确癌症有什么不同
- 2 人为什么得癌症癌症能治好
- 3 癌症对癌症患者有哪些作用?
- 4 为什么“癌症性格”会引起癌症?
- 5 什么是癌症
- 6 癌症如何形成的呢?
- 7 癌症怎么得的
- 8 得癌症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