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贲门腺癌
贲门腺癌是指发生在胃贲门部位的腺癌,属于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贲门位于食管与胃的连接处,该区域腺体组织恶变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贲门腺癌,主要表现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1、发病原因
贲门腺癌的发生与长期胃食管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胃酸反复刺激贲门黏膜可导致巴雷特食管,这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生活习惯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部分患者存在CDH1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因素。
2、典型症状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烧心或反酸,随着肿瘤进展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最初难以吞咽固体食物,后期连流质饮食也难以咽下。胸骨后持续隐痛、食物反流、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也是常见表现。晚期患者可出现明显消瘦、贫血等恶病质体征。
3、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是确诊贲门腺癌的首要手段,可直接观察病变并取活检。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能提高早期癌变检出率。CT检查用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超声内镜可准确判断肿瘤分期。肿瘤标志物CA72-4、CEA等辅助监测病情进展。
4、治疗手段
早期患者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晚期需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据病理分期配合化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放疗多用于术后辅助或姑息治疗。
5、预后管理
五年生存率与确诊时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病例可达80%以上。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和CT,监测复发转移。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过热过硬食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长期使用控制反流症状。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预防贲门腺癌需控制胃食管反流疾病,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长期反流症状者。出现持续吞咽不适时应尽早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随访和康复管理。
相关推荐
02:11
02:37
02:57
0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