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癌碘131的副作用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可能引起短期放射性甲状腺炎、唾液腺损伤、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远期继发肿瘤等副作用。碘131通过释放β射线破坏残留甲状腺组织及癌细胞,但可能对邻近正常组织造成影响。
放射性甲状腺炎多发生在治疗后1-2周,表现为颈部疼痛肿胀,可能伴随暂时性甲亢症状如心悸多汗。唾液腺损伤常见口干、味觉改变,与碘131在唾液腺浓聚有关,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促进排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通常出现在服药后24小时内,与放射性物质刺激胃黏膜相关。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多为一过性,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长期大剂量累积可能增加白血病等二次肿瘤风险,但规范治疗下发生率极低。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甲减,需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育龄期女性需避孕6-12个月,男性可能面临暂时性精子质量下降。放射性防护期间需单独居住,避免体液污染环境。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颈部超声及全身显像,评估疗效并及时发现复发转移。
治疗前后需严格低碘饮食,避免影响碘131摄取。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唾液腺炎,出现发热或严重血象异常需及时就医。多数副作用可自行缓解,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防护措施和后续治疗方案。建议选择有核医学科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科医生评估治疗指征并全程监测。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甲状腺癌
- 2 甲状腺癌怎么引起的
- 3 甲状腺癌注意什么
- 4 什么是甲状腺癌?
- 5 甲状腺癌与什么有关?
- 6 什么是甲状腺癌呢
- 7 甲状腺癌是怎样引起的
- 8 甲状腺癌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