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饭量小很瘦怎么办
儿童饭量小很瘦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剂、排查疾病因素、建立规律进食习惯、增加运动消耗等方式改善。可能由挑食偏食、消化吸收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慢性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优先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奶酪、牛油果,将坚果粉拌入粥类增加能量密度。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安排3次主餐加2-3次点心,点心可选择香蕉奶昔、酸奶拌燕麦等流质高营养食物。避免饭前1小时饮用大量液体影响正餐进食量。
2、补充营养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健脾散、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改善消化功能,必要时补充维生素AD滴剂或复合维生素B溶液。针对缺铁性贫血可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乳糖不耐受儿童建议补充乳糖酶颗粒。
3、排查疾病因素
慢性腹泻需检查是否乳糜泻或食物过敏,可进行过敏原检测或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表现为多食但体重下降,需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营养掠夺,粪检阳性需服用阿苯达唑颗粒驱虫。
4、建立进食习惯
固定每日用餐时间,控制餐间零食摄入。采用趣味餐盘和儿童餐具提升进食兴趣,允许幼儿参与食物准备过程。避免就餐时批评训斥,进餐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超过时间即收走餐盘。
5、增加运动消耗
每日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如骑车、跳绳等,运动后30分钟是补充营养窗口期。游泳等全身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运动后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或小份坚果能量棒能刺激食欲。
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生长曲线,记录每日实际摄入食物种类和分量。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保留营养,将肉类剁碎混入主食提高接受度。两餐之间可提供强化营养的配方奶粉作为补充,避免以饮料代替饮水。若持续2个月体重无增长或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营养门诊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