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疮和痔疮有什么区别
漏疮一般指肛瘘,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病变,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肛瘘多由感染引起,表现为肛周流脓、反复肿痛;痔疮则与静脉压力增高相关,常见便血、肛门肿物脱出。
1、病因差异
肛瘘主要由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感染性管道,与肠道细菌感染、克罗恩病等因素相关。痔疮是因肛门垫下移或静脉丛淤血所致,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等是常见诱因。两者发病机制不同,肛瘘属于感染性疾病,痔疮属于血管性病变。
2、症状区别
肛瘘典型症状为肛周硬结伴脓液渗出,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反应,瘘管外口可见皮肤破溃。痔疮以内痔出血、外痔疼痛为主,严重时出现痔核脱出,但无脓性分泌物。肛瘘疼痛呈持续性,痔疮疼痛多与排便相关。
3、检查方法
肛瘘需通过肛门指诊探及瘘管走行,配合肛周超声或MRI明确瘘管分支。痔疮可通过肛门镜观察静脉曲张程度,直肠指诊可触及柔软包块。复杂性肛瘘可能需瘘管造影,而痔疮通常无须复杂影像学检查。
4、治疗方式
肛瘘必须手术切除瘘管,常用挂线疗法或瘘管切开术,术后需抗感染处理。痔疮优先保守治疗,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药物,严重者可行痔上黏膜环切术。肛瘘治疗周期较长,痔疮治疗后复发率较高。
5、并发症风险
肛瘘可能继发肛周脓肿或败血症,长期不愈可能癌变。痔疮主要并发症为贫血或血栓形成,极少恶变。肛瘘需要尽早干预,痔疮在无症状时可不处理。
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排便习惯,忌辛辣刺激食物。肛瘘患者术后需定期换药,痔疮发作期可使用冰敷减轻肿胀。出现肛门异常分泌物或持续出血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