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府穴
风府穴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症。
1、定位与功效
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该穴具有祛风散寒、开窍醒神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以及中风、癫痫等神志病症。临床常配合风池穴、百会穴使用,增强疏风解表作用。
2、解剖结构
风府穴浅层有枕大神经分支分布,深层为寰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针刺时需严格掌握深度与角度,避免损伤延髓。一般向鼻尖方向斜刺0.5-1寸,不宜深刺或向上斜刺。
3、配伍应用
治疗风寒头痛可配列缺穴、合谷穴;治疗眩晕配百会穴、太冲穴;治疗中风失语配哑门穴、廉泉穴。艾灸风府穴时需注意防止烫伤,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
4、现代研究
实验表明刺激风府穴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调节脑血管张力。该穴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椎病导致的眩晕均有缓解作用,但颅内压增高者禁用。
5、注意事项
自行按压需采用指腹轻柔点按,每次1-2分钟。有出血倾向、局部皮肤感染者禁止针刺。孕妇、严重高血压患者慎用,出现心慌、恶心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刺激。
日常可通过热敷风府穴缓解颈肩疲劳,温度不宜超过40℃。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外感风寒,若持续头痛或伴有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病变。穴位保健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引发不良反应。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