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严重咳嗽引起中耳炎怎么办
感冒严重咳嗽引起中耳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鼓膜穿刺、鼻腔冲洗、止咳化痰、生活护理等方式缓解。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感冒迁延不愈、用力擤鼻等因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伴随耳痛、耳闷症状时需联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炎症反应。治疗期间避免污水入耳,完成全程用药。
2、鼓膜穿刺
鼓室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或听力显著下降时,需在耳鼻喉科行鼓膜穿刺术引流积液,术后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该操作可改善通气功能,但需避免术后两周内游泳或乘坐飞机。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每日3-4次以减少鼻咽部分泌物反流。合并鼻塞时可短期应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恢复咽鼓管功能。
4、止咳化痰
剧烈咳嗽会加重中耳压力,可遵医嘱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镇咳,配合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同时用温热毛巾敷于耳部缓解疼痛,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分泌物倒流。
5、生活护理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摄入百合银耳羹等润肺食物。避免用力擤鼻或捏鼻鼓气,打喷嚏时保持张口状态。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远离二手烟及冷空气刺激。
恢复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粥、蒸蛋羹,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加重咳嗽。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暂时停止游泳、潜水等可能使耳道进水的活动。若出现发热不退、耳道流脓或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复诊,儿童患者家长应每日观察耳部情况及体温变化。日常可通过按摩耳屏前凹陷处的听宫穴促进耳部血液循环,但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