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为什么不能喝鸡汤
感冒期间通常不建议喝鸡汤,可能加重发热症状或影响药物吸收。感冒时胃肠功能减弱,高脂肪食物可能增加消化负担。
感冒期间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鸡汤中的脂肪和嘌呤物质可能刺激免疫系统,导致发热症状加重。动物脂肪需要较多胆汁参与消化,感冒时胆汁分泌减少,可能引发腹胀腹泻。部分感冒药成分与脂肪结合后吸收率下降,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生物利用度可能降低。传统观念认为鸡汤能补充营养,但感冒初期应以清淡流质为主,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适量饮用。西式清汤或去油鸡汤相对适合,但需避免与退热药同服。
部分体质虚弱患者恢复期可少量饮用鸡汤,需撇净浮油并控制温度在40℃以下。术后或营养不良患者经医生评估后,可能需要在感冒期间补充鸡汤等流质营养。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感冒,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添加药材的炖汤。婴幼儿感冒时胃肠发育不完善,任何肉汤都应谨慎添加。存在高尿酸血症的感冒患者须严格避免饮用鸡汤。
感冒期间建议选择米汤、藕粉、蔬菜粥等低脂流食,每日饮水保持1500-2000毫升。体温超过38.5℃时应暂停所有肉汤摄入,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去皮鸡肉粥。用药期间需间隔2小时再饮用汤类,服用抗生素者应注意补充益生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湿度维持在50%-60%。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胸痛、气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