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三种诊断标准
龋齿的诊断标准主要有视诊、探诊和X线检查三种方式。
1、视诊
视诊是龋齿诊断的基础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牙齿表面颜色和形态变化判断龋坏程度。早期龋齿表现为牙釉质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随着龋坏进展会形成褐色或黑色龋洞。邻面龋可见牙缝处食物嵌塞痕迹,咬合面龋常见窝沟处色素沉着。医生使用口镜和灯光辅助检查,能发现隐蔽部位的龋损。对于儿童乳牙,还需特别注意牙颈部环状龋的典型表现。
2、探诊
探诊采用牙科探针探查龋洞质地和范围。健康牙釉质质地坚硬光滑,龋坏部位会呈现粗糙感或探针卡顿。深龋探诊时患者可能出现敏感反应,提示牙本质已受累。探诊能明确龋洞深度、边缘是否悬突以及是否穿髓,对判断是否需根管治疗有重要价值。操作时需注意避免对软化牙本质过度加压,防止意外穿髓。
3、X线检查
X线检查包括根尖片和咬翼片,能显示视诊和探诊难以发现的邻面龋、继发龋及龋坏与髓腔的关系。早期邻面龋在X线下表现为三角形透射区,深龋可见明显低密度影。数字化X线设备可精确测量龋损范围,对制定充填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孕妇和儿童需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辐射暴露。
日常应养成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的习惯,控制甜食摄入频率。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治疗。选择含氟牙膏刷牙,儿童可定期接受专业涂氟。出现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疼痛时,提示龋齿可能已进展至中深层,需尽快就医避免发展为牙髓炎。
相关推荐
03:08
02:59
03:13
03:14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