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枝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淮枝通常指中药山茱萸的果实,常见用法主要有入药煎服、泡酒饮用、研粉外敷、配伍入膳、制成丸散等。
1、入药煎服
淮枝常与其他中药材配伍煎煮服用,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需由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证配伍,常用量为6-12克,煎煮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典型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均含此药材。
2、泡酒饮用
将干燥淮枝浸泡于白酒中制成药酒,有助于温补肝肾。通常取50克淮枝配500毫升50度以上白酒,密封浸泡15-30天后每日饮用10-15毫升。酒精过敏者及肝病患者禁用,服用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研粉外敷
淮枝研磨成细粉后可调制成膏剂外敷,对皮肤溃疡、疮疡久不收口有收敛生肌作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与蜂蜜或麻油调和,每日换药1次。皮肤破损严重或过敏体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配伍入膳
淮枝可与鸡肉、猪骨等食材炖煮成药膳,适合体质虚寒者冬季温补。建议每次用量不超过10克,搭配枸杞15克、红枣5枚共同炖煮2小时。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食用,服用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解药食物。
5、制成丸散
淮枝经炮制后可作为主要成分制成中成药丸剂或散剂,如缩泉丸、固精丸等。这类制剂便于携带服用,但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避免与西药降压药、降糖药同时使用,服药期间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需停用。
使用淮枝时需注意区分生品与炮制品功效差异,生品多用于固精缩尿,酒制品长于温补肝肾。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症状选择用法,不可自行加大用量。服用期间应保持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温补,忌食生冷油腻。若出现口舌生疮、便秘尿黄等上火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