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喝了水测血糖准吗
3007次浏览
相关推荐
糖尿病怀孕有什么风险
糖尿病怀孕可能增加母婴并发症风险,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糖尿病合并妊娠主要有血糖控制不佳、酮症酸中毒、胎儿畸形、流产或早产、感染风险升高等风险。建议孕前做好血糖管理,孕期严格监测血糖并配合医生治疗。
02:27
长效口服降糖药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长效口服降糖药有倍长平考格列汀片,可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若有用药需求,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倍长平考格列汀片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主要活性成分为考格列汀,能抑制DPP-4的活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该药物的半衰期很长,达到了131.5小时,属于创新型长效降糖药,为双周口服制剂,14天服用一次,不仅可以降低用药频次,简化用药方案,还能提高患者的用药方便性和依从性,就算偶尔漏服也不会影响降糖的效果,尤其适合需要频繁出差、旅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易发生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轻度肝功能不全者通常也可以遵医嘱正常用药。在药物的使用上,若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糖化血红蛋白≤8%,患者可遵医嘱单独使用倍长平考格列汀片;若糖化血红蛋白>8%,血糖控制不佳,可以遵医嘱将该药物与盐酸二甲双胍片联用,能进一步稳定血糖。若同时存在胆固醇增高的情况,则可遵医嘱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这种他汀类药物,能兼顾降糖和调脂,提高疗效。用药期间,患者需及时调整饮食,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奶油蛋糕、蜜饯、甘蔗等。若身体允许,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
03:00
1型糖尿病和2型的区别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大类。糖尿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或二者同时存在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多饮、多食、口干口渴、体重减轻、四肢乏力、便秘等症状。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或其他原因导致胰岛素β细胞急剧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导致血糖增高,多见于青少年群体。2型糖尿病则多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以及年龄增加等因素,引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多见于成年人。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则根据病情,可选用津力达颗粒、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口服药物,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胰岛素。津力达颗粒属于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它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平衡升血糖激素与胰岛素,减少血糖波动,实现平稳控糖,并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渴、乏力、便秘等多种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此外,在服用津力达颗粒期间,结合病情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等西药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改善胰岛功能,减少胰岛素抵抗,更好地促进血糖达标。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含糖量低的食物,如黄瓜、生菜、燕麦等,以免因饮食不合理而影响降糖药物的控糖效果。
血糖6.5mmol/L算高吗
血糖6.5mmol/L如果是空腹血糖,则说明于正常范围,因为空腹血糖是指的空腹状态,8到12个小时以后所测得的血糖,正常范围是3.9到6.1mmol/L之间。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7mmol/L,6.1到7mmol/L之间称之为空腹高血糖,就是通常所说的IFG。6.5mmol/L如果是空腹血糖,则高于正常,够空腹高血糖的诊断,需要及时地到医院就诊,做糖耐量的检查以明确诊断,看餐后血糖是否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诊断为糖尿病,则需要给与药物的治疗,如果不是则定期复查,严格饮食控制。所以对于6.5mmol/L的血糖,如果是空腹则明显升高不属于正常范围,但是如果是餐后血糖则在正常。因为餐后通常指的是餐后两小时,指的是进餐第一口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正常值是3.9到7.8mmol/L之间。6.5mmol/L则属于正常状态,大于等于7.8mmol/L,小于等于11.1mmol/L,称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而大于等于11.1mmol/L,则诊断为糖尿病。所以对于6.5mmol/L的血糖,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检查以明确诊断是否为血糖异常。这样以便对于血糖进行正常的监测,以明确诊断,而不能单纯地靠某一个血糖值来进行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的干预措施的判断。
餐后血糖18.8算严重吗
餐后血糖18.8mmol/L,是相当高的一个血糖。所谓的餐后血糖,是指的吃饭第一口算起,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来说,正常范围是3.9~7.8mmol/L之间,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mmol/L,在7.8~11.1mmol/L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对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如果是18.8mmol/L,明显高于11.1mmol/L,是一个非常高的血糖的状态,需要患者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以明确诊断。这种长期的高血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容易出现急性的并发症,就是所说的由于高血糖导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会甚至出现昏迷。对于慢性来说,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大血管病变,就是通常所说的冠心病、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等的这些终末性事件。长期的血糖升高,也容易导致微血管病变,就是糖尿病所带来的并发症、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对于这一类的情况,长期高血糖都会增加它的发病的几率以及发病的严重的程度。所以18.8mmol/L的血糖,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来调整药物的用量。严重的,如果口服药控制不佳,则需要胰岛素的治疗,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及时治疗。
03:01
空腹血糖7.1mmol/L要吃药吗
空腹血糖7.1mmol/L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到6.1mmol/L之间,≥7mmol/L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对于空腹血糖7.1mmol/L的病人,应该及时的起始药物治疗,帮助血糖迅速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即使对于非糖尿病的病人,如果空腹为7.1mmol/L,则应该及时地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诊断。而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如果空腹血糖在7.1mmol/L,则应该严格的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需要对药物进行调整治疗。
导致糖尿病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并可能出现疲乏、无力及精神不振。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相关因素包括遗传、精神、肥胖、感染、饮食、妊娠等。
如何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肩上的负担也是越来越重了,很多病的发生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糖尿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它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其中大部分患者屙屎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不过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特性。此外,还有精神原因和病毒感染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且是不容忽视的两种病因。还有饮食习惯也非常的重要,平时也应该多加注意。
糖尿病如何预防
糖尿病的预防要从病因入手有的放矢,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或者缺乏,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从遗传因素讲,直系亲属如果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几十倍增加,所以父母有糖尿病的子女要注意防止血糖升高,从饮食入手,定时定量饮食,保护胰岛功能,防止胰岛功能出现问题。从环境因素讲,目前的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运动减少、体重肥胖等都有关系,所以要注意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现代生活压力增大引起人们精神、神经因素变化。所以要学会减压、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睡眠。还要注意定期查体,及时处理查体中出现的身体状况,防患于未然。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膝盖肿痛怎么办
如果患有糖尿病出现膝盖肿痛,这有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关节炎症,也有可能是与关节本身病变有关系。对于该种情况,首先要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如果不存在关节病变,可以适当的进行理疗或者是按摩,如果存在关节病变,可能是由于膝关节出现了问题,需要足相关的检查,确定病因之后对症治疗。
吃二甲双胍减肥吗
02:10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出汗多、大小便问题,阳痿,牙周炎、各种合并感染脓肿、疥肿等并发症。一、血管并发症,又分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中风等;微血管并发症最主要的是肾病、糖尿病、肾脏病三方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二、出汗多、大便不通、糖尿病性腹泻、糖尿病神经源膀胱尿不出来、尿潴留、阳痿等并发症也非常多。三、牙周炎、各种合并感染脓肿、疥肿,妇女的外阴瘙痒、反复的泌尿系感染、肺结核多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都是急性并发症。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隐性糖尿病是糖尿病吗
- 2 槭糖尿病是糖尿病吗
- 3 糖尿病是怎么得
- 4 引起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 5 得糖尿病是怎样造成的
- 6 糖尿病严重吗?
- 7 是否是糖尿病严重吗
- 8 糖尿病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