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周炎严重了怎么办
孕期牙周炎严重了可通过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局部用药、专业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牙周炎可能与激素变化、口腔卫生不良、菌斑堆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1、口腔清洁
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食物残渣。避免用力横刷损伤牙龈,刷牙后可用淡盐水漱口抑制细菌。妊娠期唾液分泌减少更需加强清洁,尤其注意牙龈边缘和牙颈部的菌斑控制。
2、饮食调整
减少精制糖和酸性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帮助牙龈修复。适量食用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调节口腔菌群。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牙龈,两餐间用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3、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或涂抹丁硼乳膏缓解牙龈炎症。禁用含甲硝唑成分药物,可选择孕妇适用的西吡氯铵含片。使用药物前需清洁口腔,用药后半小时内避免进食饮水。
4、专业治疗
妊娠中期可进行超声波洁治去除牙结石,操作时采取左侧卧位避免压迫下腔静脉。严重脓肿需在麻醉科监护下切开引流,避免使用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X线检查需严格防护腹部,优先选择数字化根尖片。
5、定期复查
每2-3个月进行牙周探诊检查,监测牙周袋深度变化。妊娠晚期避免长时间仰卧治疗,采用30度半卧位减轻不适。建立牙周健康档案记录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等参数,为产后系统治疗提供依据。
孕期牙周炎护理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双氧水等刺激性漱口水,清洁牙齿时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操作。每日可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选择含芦荟或金盏花成分的孕妇专用牙膏。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散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应立即就诊。产后6-8周建议进行系统牙周评估和治疗,哺乳期治疗需提前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