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疖子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常见诱因有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卫生不良、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疖子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硬结,可能伴随脓液形成。
1、皮肤损伤
皮肤微小破损如剃须刮伤、衣物摩擦或蚊虫叮咬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侵入毛囊深部繁殖。细菌分泌毒素会破坏周围组织形成脓肿,初期表现为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疼痛性结节。日常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抓挠,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
2、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肿瘤化疗或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皮肤局部防御能力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易定植于毛囊,引发反复发作的多发性疖肿。患者可能伴随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建议加强营养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3、卫生不良
汗液浸渍或油脂分泌旺盛部位如颈部、腋下清洁不足时,毛囊开口易被堵塞。局部潮湿环境促进细菌繁殖,形成伴恶臭分泌物的疖肿。需每日用抗菌沐浴露清洗,穿着透气衣物,已化脓者可外敷鱼石脂软膏促进排脓。
4、糖尿病控制不佳
血糖持续过高会损害中性粒细胞功能,使患者更易发生葡萄球菌感染。此类疖肿常反复发作于臀部、大腿等部位,愈合缓慢。需严格监测血糖,配合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水平,局部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激素会抑制皮肤局部免疫反应,增加细菌感染风险。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大疖肿,周围炎症反应较轻但深部组织破坏明显。应逐步调整激素用量,必要时口服头孢氨苄胶囊联合治疗,避免挤压防止感染扩散。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疖子的关键,每日用温和洗剂清洗易出汗部位,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出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疖肿、伴随发热或面部疖肿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菠菜等促进皮肤修复,脓肿未成熟时可用40℃左右热毛巾湿敷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