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草的功效与作用
苦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湿热黄疸、跌打损伤等症状。
1、清热解毒
苦草性寒味苦,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有缓解作用。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生长,常与金银花、连翘配伍使用增强疗效。
2、利尿消肿
苦草能促进钠离子排泄,增加尿液生成量,对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不利、下肢浮肿有改善效果。临床多用于肾性水肿早期辅助治疗,需注意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3、活血止痛
苦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跌打损伤导致的淤血肿痛有消散作用。外敷时可配伍红花、当归等药材制成膏剂,内服需控制剂量避免胃肠刺激。
4、保肝利胆
苦草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对酒精性或药物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治疗黄疸型肝炎时多与茵陈、栀子同用,但肝硬化患者慎用。
5、调节免疫
苦草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改善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辅助治疗,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
使用苦草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药材,鲜品每日用量控制在15-30克,干品减半。脾胃虚寒者应配伍生姜、大枣减轻寒性刺激,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使用,避免自行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