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炎症怎么办
肾小球炎症可通过控制饮食、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治疗。肾小球炎症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药物损伤、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控制饮食
肾小球炎症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加重水肿。减少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以减轻肾脏负担。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预防高磷血症。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摄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肾脏的刺激。
2、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严格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加重肾脏损伤。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减轻肾脏负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3、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可降低蛋白尿。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水肿症状。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用于治疗感染相关的肾小球肾炎。
4、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适用于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每周需进行2-3次治疗。腹膜透析可在家庭进行,每日需更换透析液3-4次。透析可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透析期间需监测血压、体重等指标。长期透析患者需注意预防感染和营养不良。
5、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考虑肾移植手术。移植前需进行配型检查,选择合适的供体。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预防排斥反应。定期复查肾功能和药物浓度。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移植肾存活时间与个体差异有关。
肾小球炎症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注意观察尿量、尿色变化,出现少尿、血尿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病情。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