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中医怎么治
小儿腹泻可通过中药内服、推拿疗法、穴位贴敷、艾灸疗法、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脾胃虚弱、外感邪气、饮食积滞、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
针对脾胃虚弱型腹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含党参、茯苓、白术等成分,能健脾益气。湿热型可用葛根芩连汤,含葛根、黄芩、黄连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寒湿型适用藿香正气散,含藿香、紫苏叶等药物。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剂量,煎煮时注意先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煎。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婴幼儿可用喂药器少量多次喂服。
2、推拿疗法
补脾经手法需用拇指桡侧沿患儿拇指外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每次操作100-300次。摩腹时家长手掌需紧贴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捏脊疗法应从尾椎开始向上至大椎穴,连续操作3-5遍。推拿宜在餐后1小时进行,手法需轻柔均匀,皮肤破损或发热期间暂停操作。可配合介质如爽身粉减少摩擦。
3、穴位贴敷
常用神阙穴贴敷丁桂儿脐贴,含丁香、肉桂等温里药材。足三里穴可贴敷止泻散,含吴茱萸、胡椒等成分。贴敷前需清洁皮肤,保留4-6小时后去除,皮肤敏感者缩短贴敷时间。出现皮肤发红瘙痒应立即停用。夏季可冷藏保存药贴防止变质,冬季贴敷前可适当加热增强药效。
4、艾灸疗法
隔姜灸神阙穴需将新鲜姜片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温和灸足三里穴需保持艾条距皮肤3厘米,每穴灸5-10分钟。艾灸时家长需全程监护防止烫伤,灸后注意保暖避风。阴虚内热或高热患儿禁用,艾烟过敏者改用无烟艾条。可配合百会穴、中脘穴等增强疗效。
5、饮食调理
焦米汤需将大米炒至焦黄后煮粥,取上层米油喂食。山药莲子粥选用鲜山药与去芯莲子慢炖至软烂。苹果泥应选熟透苹果隔水蒸熟后压成糊状。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忌口生冷海鲜,人工喂养可暂时改用防腹泻奶粉。恢复期逐步添加胡萝卜泥、小米粥等低渣食物,避免过早摄入高糖高脂饮食。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与尿量,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膏。注意奶瓶餐具消毒,制作食疗需现做现用。若出现持续发热、呕吐、血便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恢复后2周内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可配合捏脊疗法每日1次巩固疗效,定期复查舌苔脉象调整用药。
相关推荐
02:25
02:24
02:45
04:03
03:0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小儿腹泻
- 2 小儿腹泻是因怎么?
- 3 小儿腹泻怎么引起的
- 4 小儿腹泻严重吗
- 5 小儿腹泻严重怎么引起的
- 6 小儿腹泻是怎样造成的
- 7 小儿腹泻注意什么
- 8 小儿腹泻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