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拉肚子怎么办
小孩子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小孩子拉肚子时胃肠功能较弱,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少量多次进食米汤、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可暂停添加新辅食,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步恢复。
2、补充水分
拉肚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次10-20毫升,间隔10-15分钟。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观察小便量和颜色,若小便量减少或颜色深黄,提示可能存在脱水。
3、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和治疗轻度脱水。常见的有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颗粒等剂型。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不可随意增减水量。若小孩子拒绝饮用,可尝试用滴管或小勺少量喂服。
4、使用药物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消旋卡多曲颗粒能减少肠道分泌,缓解腹泻症状。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给小孩子服用抗生素或止泻药。
5、及时就医
若拉肚子持续超过2天未见好转,或出现发热、呕吐、精神差、尿量明显减少、大便带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严重脱水时可能需要静脉补液。
家长需密切观察小孩子精神状态、尿量和腹泻次数。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注意手部卫生,照顾者接触小孩子前后都要洗手。避免给小孩子食用未经煮沸的生水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若小孩子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延误治疗。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