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必须手术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不一定必须手术治疗,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患者生育需求综合判断。主要处理方式有期待观察、药物治疗、宫腔镜息肉切除术。
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可能无须特殊干预。这类息肉直径通常不超过10毫米,未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或不孕问题,可通过定期超声监测其变化。部分息肉可能随月经周期自然脱落,尤其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时。医生可能建议每3-6个月复查阴道超声,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减少高雌激素食物摄入。
药物治疗适用于有异常出血但息肉较小的患者。常用方案包括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息肉生长。口服避孕药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也可用于控制出血症状。中药制剂如桂枝茯苓胶囊可能辅助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配合西医监测。药物治疗期间需关注肝功能变化,疗程通常持续3-6个月。
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是症状明显或备孕患者的首选方案。对于直径超过15毫米的息肉、导致严重贫血的持续出血、不孕症患者或病理检查提示恶变风险时,需行宫腔镜下电切术。该手术经自然腔道进行,创伤小且能完整切除息肉基底,术后24小时即可恢复日常活动。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点滴出血,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后续管理。良性息肉术后复发概率约15%,可考虑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降低复发风险。若病理提示复杂性增生或恶变,需转诊妇科肿瘤专科。所有患者术后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保健品,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备孕女性可在术后第一次月经周期后尝试受孕,子宫内膜修复通常需1-2个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