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头烂了是怎么回事
脚趾头烂了可能由糖尿病足、真菌感染、外伤感染、周围血管病变、痛风石破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创换药、抗感染治疗、血管介入治疗、血糖控制、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
1、糖尿病足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患者可能出现足部感觉减退、伤口难以愈合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局部使用康复新液湿敷,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感染药物。严重者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2、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袭可能导致趾间糜烂、脱皮伴渗出。常见于长期穿不透气鞋袜人群,表现为瘙痒、恶臭。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口服伊曲康唑胶囊,配合硝酸咪康唑散保持局部干燥。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头孢克洛分散片。
3、外伤感染
趾甲修剪过深或异物刺伤后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局部化脓坏死。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需彻底清创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口服头孢呋辛酯片,严重感染者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4、周围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足趾缺血性坏死。常见于吸烟、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静息痛、皮肤发黑。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循环,严重者需行血管支架植入术。合并感染时联用甲硝唑片抗厌氧菌治疗。
5、痛风石破溃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形成足趾关节处痛风石,破溃后创面经久不愈。伴随关节剧烈疼痛、皮肤发亮。需口服非布司他片降尿酸,秋水仙碱片缓解急性发作,局部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巨大痛风石需手术切除。
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鞋袜,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足部专业护理。出现伤口时应及时消毒处理,避免自行挑破水泡或剪除坏死组织。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冬季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直接暖脚,行走时注意防止外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足部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