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注意事项

支气管狭窄患者需注意避免呼吸道刺激、规范用药、定期复查、预防感染及监测症状变化。支气管狭窄可能由先天发育异常、慢性炎症、肿瘤压迫或外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症状。
远离烟雾、粉尘、冷空气等呼吸道刺激因素,室内保持通风湿润,外出佩戴口罩。刺激性气体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导致狭窄加重。烹饪时使用抽油烟机,避免接触油漆、杀虫剂等化学挥发物。
严格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使用吸入装置后需漱口。若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每3-6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评估狭窄程度。对于放置支气管支架的患者,需按计划接受支气管镜复查。病情稳定期也应坚持随访,便于医生根据肺功能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脓痰等感染征象时需尽早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感染会加重气道水肿,导致狭窄症状急性恶化,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记录每日呼吸困难程度、夜间憋醒次数及活动耐量,使用峰流速仪监测呼气峰值流速。若出现静息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或咳血,提示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须立即急诊处理。长期氧疗患者需定期检测血氧饱和度。
支气管狭窄患者应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以增强肺功能但避免过度劳累。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限制产气食物。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睡眠时抬高床头。急性发作时可采用腹式呼吸缓解症状,长期焦虑者建议接受心理疏导。所有护理措施需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