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热惊厥怎么处理

59606次浏览

高热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防止受伤、观察记录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体温骤升、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避免颈部受压,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禁止喂食或强行撬开牙关,可用软布包裹压舌板垫于上下磨牙间。家长需持续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若出现口唇青紫需立即调整体位。

2、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过冷刺激。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水灌肠,可配合退热贴敷贴额头。家长需每15分钟复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3、防止受伤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硬质地面垫软毯保护,避免约束抽搐肢体造成骨折。发作期间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和具体表现,家长需全程守护防止坠床。惊厥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启动急救流程。

4、观察记录症状

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时的体温、意识状态、眼球运动及肢体抽搐形式,使用手机视频记录更有助于医生判断。注意是否伴随呕吐、皮疹或大小便失禁,这些信息能帮助鉴别复杂性热性惊厥与癫痫发作。

5、及时就医

首次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3分钟应立即送医,医生可能开具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并进行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家长可遵医嘱备用地西泮直肠凝胶,但须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和剂量。

日常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体温超过38℃时及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保证充足睡眠和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骤升。建议家长学习儿童急救知识,定期测量身高体重评估发育情况,疫苗接种后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发作缓解后需保持环境安静,提供易消化食物补充能量消耗。

相关推荐

发烧吃双黄连口服液有用吗
双黄连口服液对风热引起的发烧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因为可以起到很好的消炎作用,进而间接减轻发烧。但是,单独使用双黄连口服液并不好。最好服用一些抗病毒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对乙酰氨基酚。
腋下体温正常值是多少
很多人在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可能就会选择测量一下体温,最为常见的就是腋下体温,腋下体温大部分都是在36度到37度,可是也会因为各种不一样的时间而出现明显的变化,而在进入到深夜之后,体温其实就会逐渐的下降,但是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也不会超过一度。
发烧抽搐原因
发烧抽搐这个症状比较普遍,多发生在1-4岁的宝宝身上,如果孩子超过五岁,这种情况就比较少。如果宝宝存在,身体急性发热的情况,这时候就会出现惊厥的情况,如果发作严重,宝宝甚至会有意识丧失、眼皮上翻等情况。宝宝发热抽搐这个容易反复发作,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做个脑电图,看看宝宝是否留下后遗症。
反复发烧怎么办
发烧,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儿童,身体不适,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宝宝发烧了也不要过于着急,不要急于用药,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调理饮食,多喝水等方法进行降温,当体温超过38.5°时,再采取药物治疗。
头疼发烧怎么办
头疼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服用退热药物、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头疼发烧通常由感冒、流感、中暑、脑膜炎、鼻窦炎等原因引起。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有助于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
01:55
甲流发烧可以吃什么缓解
甲流患者发热可以服用抗流感的药物,配合饮食调整进行缓解。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期多表现为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该药由薄荷、麻黄、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可以改善发热症状。患者也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保证机体的营养需求。
03:03
量体温几分钟
目前来讲,我们临床上量体温的方式,常用的是三种:一种是口腔的温度,一种是腋窝的温度,一种是肛门的温度。在新冠疫情发生以后,额温枪做额头的体温的测量,也比较常见。不同的测量方式,测量的时间有所不同。如果是口腔的温度,一般要大于五分钟。腋窝温度有时候会用水银的温度计,一般超过五分钟的测量时间才会有效,电子的温度计一般来讲是五到十分钟。肛温相对腋窝温度,一般会高0.5℃左右,一般腋窝的正常体温是36~37℃,而肛门温度一般是36.5~37.5℃之间。
03:03
腋下体温计需要几分钟
测腋下体温的时候,是把一个体温计夹在腋窝下保持5分钟以后取出来,这个时候温度是正常的腋下温度。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有一定厚度,温度计里面装的是水银,水银需要体温传导需要大概5分钟左右的时间,使腋下体温能够完全、均匀的将温度计温暖了,达到跟腋下同等的温度了,这个时候反应出来的温度计的温度才是正常的。如果在腋下放置的时间过短,温度就比较低。腋下测体温需要几个条件:一、要注意把汗擦干,不要潮湿。二、要把腋窝夹住。三、用衣服挡着,避免人体着凉,也避免外界温度影响体温计的测量。
02:45
37℃算发烧吗
如果体温是37度是不属于发热范畴,正常发热是37.2℃以上,人体体温以腋温测是36~37度之间,口腔温度和肛门温度的标准要比腋温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患者有不适测体温37度,是正常体温中偏高的,如运动进食以后,可能会出现这个体温调到37度左右,但如果在静息状态下,甚至伴有这种发冷的症状,如果测体温是37度,这时候建议患者再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复测,看看体温有没有变化。对于女性来说,排卵期也会引起体温波动,一般排卵期后的基础体温要高于排卵期前一度,所以也可参照一下女性生理周期问题。
大人正常体温36.1正常吗
大人体温三十六度一是正常的,不算是发热。发热是指机体在制热原的作用下或者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三十六到三十七度左右,可因测量方法不同而略有不同。一般二十四小时内体温波动不会超过一度,我们的测量以口腔的温度为标准,低热三十七度三到三十八度,那中等热是三十八度一到三十九度,高热为三十九度一到四十一度,超高热为四十一度以上。所以正常人体温三十六度一是在正常范围内,不算是发热。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0

81953次收听

低发烧可以吃羊肉吗
低发烧时是不建议吃羊肉的。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烧,通常会伴有咳嗽,咳痰的症状。羊肉属于发物,容易上火,发烧时吃羊肉容易引起上述症状加剧,不利于病情康复,所以在发烧时是不建议吃羊肉的。低烧的患者建议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多喝一些温开水,起到排毒的效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避免吃太咸太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煎炸类的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生冷类食物,容易导致发热现象加重,不利于退烧,延缓病情。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19

86623次收听

02:57
物理降温的方法和适用人群
一般来说人体正常体温应该是在37.4℃以下,这以下当然就不用处理。通常到38.2℃、38.3℃以下的低烧也不需要特殊处理,这是应对疾病的正常反应。超过38.3℃以上或者38.5℃以上,就需要进行降温,在家里或者在医院里。大部分人群都可以使用,对于待在家里的儿童和老人,建议不要自行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有一些疾病,作为普通百姓不是很清楚,过低的降低体温或者耽误了一些疾病的治疗,这样是对患者相对不利的。
38.1℃是发烧吗
38.1℃属于发热,而且是中等发热。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临床常用的测量患者体温的几个部位为口腔、直肠、腋下温度。口腔温度正常范围是36.3-37.2摄氏度,直肠温度正常范围是36.5-37.5摄氏度。腋下温度正常范围是36度到37摄氏度。我们平常判断发热,是以口腔温度作为标准的。当患者体温在37.3-38度之间,我们称之为低热;当体温在38.1-39摄氏度时,我们称之为中等发热。当患者体温在39.1-41.1度之间,我们称之为高热。当患者体温在41度以上,我们称之为超高热。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20

60093次收听

发烧吃什么好
人体在发烧的时候,能量水分消失多,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发烧期间食物最好以清淡,且营养丰富为主,均衡饮食。发热的时候,胃肠功能和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宜清淡,比如吃流质、半流质饮食,如水果羹、蔬菜粥、瘦肉粥、馒头、面条等。要少刺激、不宜过饱,忌过咸、过甜、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建议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油麦菜等。芹菜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胃肠蠕动作用。菠菜具有生津止渴、养血润燥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干、咽喉肿痛症状。油麦菜具有清咽润肺、清心泻火、通便作用。同时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饮食重要组成部分。优质蛋白来源于鱼、蛋类、家禽、乳制品、大豆、坚果和适量红肉。同时注意摄入足够水分,维持水分摄入有助于减轻退热症状。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06

63586次收听

发烧吃什么水果好
发烧时,吃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以及富含水份的水果好。人体在发烧的时候,能量水分消失多,需要及时的补充能量水分。同时发热的时候胃肠功能减退,消化功能减弱,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水果,可以促进消化补充能量,可以适当的吃苹果,苹果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补充水分;可以吃雪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的作用。风热感冒患者出现发热时,可以对症多吃性凉的、富含水份的水果,比如雪梨、香蕉、西瓜、枇杷、猕猴桃等,能起到清热泻火的辅助作用。风寒感冒患者,如果伴有怕冷、发热、浑身酸痛,可以吃些性质温热或者平和的水果,比如葡萄、苹果、桃子、杏子等。发热期间要多饮水,注意休息,建议清淡饮食,可以吃一些水果羹,既有营养又能补充水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06

59909次收听